何谓韩国文学的重要特质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于韩剧的影响,一些读者对韩国文学多少会有些误解、误读,认为韩国文学多是风花雪月,比如像《来自星星的你》那样的浪漫爱情故事,或是像《巴黎恋人》那种“霸道总裁爱上你”的类型,而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是时候展示韩国文学的本来面目了。那么,韩国文学的最大特质是什么?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学,韩国文学有哪些独特的审美趣味?它与韩国民族文化传统有哪些联系? 朴范信:韩流或者韩剧表现出来的,可以说是韩国普通人浪漫幻想的一部分,可以说它是虚伪的、非真实的。大众文学或者说大众艺术表达大众的幻想,这也没什么可以指责的。韩流、韩剧等可以给普通人一些麻醉性的安慰,但是我认为这不是韩国文化的主流。 韩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分裂国家,也是一个在短时间内飞速成长的国家。韩国作家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和罪恶,这些都是韩国作家的命运。对于韩国所有的作家来讲,他们创作最基本的背景是分裂的现实,最根本的痛苦可能源于国家分裂的痛苦,这种痛苦甚至融入他们的DNA中,也是其他国家的作家所不具备的。但是对于韩国作家来说,这种痛苦同时也是一种力量,是一笔重要的财富,这可能是韩国文学很重要的一种特质。 《肮脏的书桌》里有一个场景,妈妈在擦地的时候,突然把抹布撕裂了,她向我走过来那一刹那,实际上是妈妈内心里长期被压抑的那种痛苦,在一个瞬间的爆发。这种痛苦的表达是韩国很有代表性的一种表达。我的一个读者跟我讲,这个场面是这本书里非常美丽的一个场面,这种表达方式看起来是一种悖论,但它是韩国人才能理解的一种表达方式。妈妈的这种非常痛苦、神经质式的表达方式,在韩国人看来充满美感,因为它是韩国人特有的一种分解内心痛苦、表达痛苦的方式,是一种韩国的“恨”文化,同时也是一种遗憾的文化,是一种把内心一个个结解开的过程,这也可以说是韩国文学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特质。 韩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经济发达、快速发展的国家,很大的原因来源于她的痛苦,痛苦成为这个民族的力量、品格,成为他们的星星。这是韩国能够发展的秘密,而且韩国人也领悟、理解了这个秘密。 金思寅:我回答两点,虽然都可能带有过度主观性的危险。 第一个特质是韩国文学的生命力和开放性。这个特征从长远来说,源于夹在大陆和海洋之间、身为桥梁的地缘学本性,近一点说来是20世纪的100年间,因为外来势力的强迫而导致的急剧变动与深度痛苦。 在经历了日本的侵略和南北分裂以及朝鲜战争之后,韩国依然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经济成长和西方式的现代化。韩国当代文学也是在传统 (东亚)与现代(西方)的结合后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有着经过洗礼后的美感。海外的大众对于K-pop(韩国流行音乐)、K-drama(韩剧)的广泛关注,和这种走向不无关联。 第二个特质是,韩国文学作品不管运用什么形式,总是包含着对社会现实的密切关注。其结果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是熟悉和自然的,但是也会因为其地域性和特殊性过多,使得韩国文学在探索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性上尚有不足,令人扼腕。但是这种对共同体的命运与现实的关注,其根源在于儒家文化圈特有的经世(指极其关心社会、参与政治)写作和志士 (指以天下家国为己任的士大夫)型写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