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当前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访美学家叶朗(7)

http://www.newdu.com 2018-05-10 《中国文艺评论》 顾春芳 参加讨论

    以审美的体验和心思灌注日常生活
    顾:除了艺术,对于社会文化的研究,也可以从美学的视角出发。 比如近来美学界比较关注日常生活的审美,您可以就此谈谈吗?
    叶: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里的人生情趣,这也很值得研究。过去我们注意不够,现在学术界很多人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其实,中国古人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美的氛围,创造一种快活、热闹、优雅、精致的生活世界。《红楼梦》里就有不少这样的描写,北京的文物学家王世襄,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不仅琴棋书画,而且还养老鹰、玩蝈蝈、养鸟、玩鸽哨等等。宋代、明代的那些文人和艺术家在生活美学方面都有很高的修养。宋代的城市有现代气息,不像唐代到了晚上就禁夜了,宋代的城市是彻夜狂欢的,非常有现代味道。这种带有现代味道的城市,就会萌生更多的审美追求,包括人的打扮、装饰, 日常生活把玩的事物,都很讲究,富有生活情趣,这应该是审美活动一个重要的方面。
    顾:能够有大量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个生命就显得异常富足,不仅在财富方面,最重要是在个体的时间可以任由自我自己来加以把握,来决定这个时间的流淌,它不追求快速,它可以一任心灵做自由松弛的旅行。马克思说过,“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照理说,高科技带来生产力的大发展,人的自由更多了,但在现代社会结构下,人的时间反而都被绑架了,被一个个所谓的目标给绑架了,所以现代人很少有那种闲情逸致了,生活缺少情趣的直接原因就是人的个性被抹平或者是扭曲了,人没有自由的时间,心灵找不到安顿的方式。所以那种美是跟自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
    叶:是的。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一批文人、艺术家形成了一种优雅、精致的审美情趣,他们弹琴、赏花、品茶、焚香,设计园林,赏玩奇石。据记载,晚明一位品茶专家可以分辨出50种名茶的产地、成色和十多种泉水的滋味,又有一位品鉴香味的专家可以辨别出空气中上百种香气。他们在休闲领域开拓了一个新的生命活动的空间,这是非实用的、审美的空间,用他们的话说,这是一个张扬“性灵”的空间。在这种非实用的、审美的空间里,他们有了心灵的自由,这是马克思说的自由的王国。
    顾:谢谢叶先生。今天您谈了当前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其中有观念的层面,也有方法的层面。我想您今天说的最重要的想法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第一,现在大家都关注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体现中国眼光,中国立场,中国精神,中国特色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在美学和艺术学的核心区域要有中国的东西,要提炼出具有强大包孕性的概念和命题,形成一个稳定的理论核心。这又要求我们回到中国传统的美学和艺术学理论,实现创造性的转化。第二,您提出的“美在意象”的理论框架,是构建中国色彩的美学基本理论的一种尝试。这个理论框架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继承,也是对时代呼唤的一种回应。第三,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的新的创 造,一定要从朱光潜、宗白华、冯友兰、张世英等前辈学者“接着讲”。第四,在研究艺术经典的基础上展开美学问题的研究,推动理论的发展,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第五,我们也要关注艺术家的崇高人格,关注艺术家的生存风貌和生命华彩,关注当代艺术大家和当代艺术经典,关注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