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当前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访美学家叶朗

http://www.newdu.com 2018-05-10 《中国文艺评论》 顾春芳 参加讨论

    摘要:美学、艺术学基本理论要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最重要的是在美学和艺术学的理论核心区域要提炼出中国特色的概念、范畴;“美在意象”这个理论框架是使美学理论核心带有中国特色的尝试;人文学科的新的创造必须要“接着讲”,如果不“接着讲”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文化的复兴要返回经典,通过艺术经典的研究和阐释来推动美学理论的发展;美学研究需要关注日常生活的审美情致、艺术家的生存风格,要关注当代艺术大家的创造。
    关键词:美学 艺术学 中国美学 文化复兴 人文经典 美在意象
    美学和艺术学的核心区域要有中国的东西
    顾春芳(以下简称顾):现在学界都关注到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美学和艺术学的理论应该有中国特色、要有中国的立场,要发出中国的声音,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哪里?
    叶朗(以下简称叶):这个问题,是从美学和艺术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历史提出来的。 美学和艺术学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这个“生活世界”,是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因此,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紧密的联系。中国学者研究美学和艺术学,立足点应该是中国文化。但是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很好解决。近代 以来,我们的美学理论许多都是从西方引进 的,比如梁启超、王国维等人的美学理论,概念、范畴都是从西方引进的。上世纪 60 年代,周扬曾提出我们的文艺理论、美学理论应该有中国的特色,当时虽然提出了这个要求,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仅仅是在讲到西方某个理论观点的时候,引用几句中国人的话,譬如引用刘勰《文心雕龙》里的话,表明这个观点中国人也有,这样的理论还不能说它呈现出了真正的中国特色。
    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我们国内出版的美学和艺术学理论方面的专著和教材,比较多地吸收了西方的东西,但在整体上显得碎片化,缺乏内在的血脉贯通,主要还是它的理论核心依然没有中国的东西。这再一次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美学和艺术学基本本理论在吸收和融合西方学术成果的同时,如何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这是美学和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的思考是,我们的美学、艺术学基本理论要想体现中国眼光、中国立场、中国精神、中国特色,最重要的是要求我们在美学、艺术学理论的核心区域要有新的理论创造,要从大量的历史资料中提炼出具有强大包孕性的概念和命题,形成一个稳定的理论核心。这就是说,仅仅有中国的材料还不是中国色彩、中国精神,仅仅引用中国的例子或中国人的话还不是中国色彩、中国精神,必须理论核心要有中国的东西。这个理论核心是中国精神、中国眼光的结晶。这又要求我们回到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学理论,对中国传统的美学和艺术学理论进行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造性的转化。
    据我的体会,中国传统的美学和艺术学,它们的理论品格,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十分重视精神的层面,十分重视心灵的作用。唐代思想家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宗白华先生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在中国美学中,“心”是照亮美的光之源,就是唐代画家张璪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正是在这个空灵的“心”上,宇宙万化如其本然地得到显现和照亮。中国美学的这个观念,在理论上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心灵的创造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和精神的追求。这个理论,在历史上至少产生了两方面的重要影响:一个影响是引导人们特别重视艺术活动与人生的紧密联系,特别重视心灵的创造和精神的内涵。一个影响是引导人们去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使自己有一种“光风霁月”般的胸襟和气象,从而去照亮一个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认识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学的这种理论品格,对于我们在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的核心区域进行新的理论创造,对于我们在美学和艺术 学理论中构建带有中国色彩的理论内核,可能有某种指引的作用。
    这就是说,在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的理论核心区要有新的创造,要有中国的东西。这是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的最基础的理论问题,也是最前沿的理论问题。所以,我一再说,对美学和艺术学理论来讲,最基础的就是最前沿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