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俄罗斯形式论学派文论的中国之旅——以“陌生化学说”为中心(4)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社会科学辑刊》 周启超 参加讨论

    ①可参见[法]茨维坦·托多罗夫编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蔡鸿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苏]维·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苏]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刘宗次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李辉凡:《艺术即手法》,《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什克洛夫斯基:《词语的复活》,李辉凡译,《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俄]尤·蒂尼亚诺夫:《文学事实》,张冰译,《外国文学》1996年第4期;方珊:《作为手法的艺术》,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谢天振:《作为艺术的手法》,《上海文论》1990年第5期;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方珊:《形式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可参见罗里·赖安、苏珊·范·齐尔编:《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导引》,李敏儒等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安纳·杰弗森、戴维·罗比:《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D.佛克马、E.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陈圣生、施燕、王筱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T·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刘豫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李辉凡、张捷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年。
    ③参见辽宁大学中文系编:《文艺研究的系统方法》,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傅修延、夏汉宁编著:《文学批评方法论基础》,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编:《文艺学方法论讲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文化部教育局编:《西方现代哲学与文艺思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班澜、王晓秦:《外国现代批评方法纵览》,广州:花城出版社,1987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选编:《美学文艺学方法论》(续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张秉真、黄晋凯:《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论》,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④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2002年已是第20次印刷。
    ⑤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资深教授刘宗次据苏联作家出版社1983年的版本。
    ⑥参见M.波利亚科夫编选:《结构主义:“赞成”与“反对”》,莫斯科:进步出版社,1975年。资深俄罗斯文论翻译家佟景韩完成了中译本。
    ⑦[美]罗曼·雅柯布森:《罗曼·雅柯布森文集》,钱军、王力译注,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钱军编选,译自英文。
    ⑧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这个译文集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完成的。
    ⑨可参见李冬梅:《20世纪俄罗斯文化语境中的艾亨鲍姆文艺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田星:《罗曼·雅各布森诗性功能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年;杨建国:《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雅各布森诗学》,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文学院,2011年;江飞:《罗曼·雅各布森结构主义语言诗学研究——以“文学性”问题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年。
    ⑩可参见刘象愚主编:《外国文论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这本书被列为21世纪外国文学教材,其中的俄罗斯形式学派一节为笔者撰写。
    (11)该文译文至少有三种版本:李辉凡:《艺术即手法》,《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谢天振:《作为艺术的手法》,《上海文坛》1990年第5期;刘宗次:《作为手法的艺术》,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4-23页。
    (12)参见[英]安纳·杰弗森、戴维·罗比等:《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陈昭全、樊锦鑫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5年;[英]特里·伊格尔顿:《西方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荷兰]佛克马、易布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陈圣生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13)参见[比利时]布洛克曼:《结构主义》,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美]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刘豫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美]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4)参见布洛克曼:《结构主义》,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15)参见张隆溪:《俄国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读书》1983年第8期。
    (16)参见方珊:《作为手法的艺术》,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6页。
    (17)参见托多罗夫编选:《艺术作为手法》,蔡鸿滨译,什克洛夫斯基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65页。
    (18)参见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刘宗次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
    (19)参见杨岱勤:《关于“陌生化”理论》,《当代外国文学》1988年第4期;钱佼汝:《“文学性”和“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早期的两大理论支柱》,《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刘万勇:《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与艺术接受》,《山西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杨帆:《陌生化,或者不是形式主义——从陌生化理论透视俄国形式主义》,《学术界》2003年3期;杨向荣、熊沐清:《陌生与熟悉——什克洛夫斯基与布莱希特“陌生化”对读》,《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杨向荣:《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长沙: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上一页1下一页
    跳转分页阅读
    原文参考文献:
    [1][2]汪介之:《俄国形式主义在中国的接受》,《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3期。
    [3][19][爱沙尼亚]扎娜·明茨、伊·切尔诺夫编选:《俄罗斯形式论学派文选》,塔尔图:塔尔图大学出版社,1976年。
    [4]《1917-1932苏联美学思想史略》,莫斯科:艺术出版社,1980年。
    [5][苏]日尔蒙斯基:《文学理论·诗学文体学》,列宁格勒:科学出版社,1977年。
    [6][苏]梯尼亚诺夫:《诗语问题》,莫斯科:苏联作家出版社,1965年。
    [7][苏]托马舍夫斯基:《文学理论·诗学》:莫斯科:国家出版社,1928年。
    [8][苏]什克洛夫斯基:《情节的展开》,彼得格勒:“奥波亚兹”,1921年。
    [9]方珊:《作为手法的艺术》,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6页。
    [10]谢天振:《作为艺术的手法》,《上海文论》1990年第5期。
    [11][苏]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方法》,邓勇、陈松岩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
    [12][美]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3][法]让-伊夫·塔迪埃:《20世纪的文学批评》,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14]钱佼汝:《“文学性”和“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早期的两大理论支柱》,《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15]赵志军:《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年。
    [16]方珊:《形式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
    [17]彭克巽主编:《苏联文艺学学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8]周启超:《俄国象征派的文学理论建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20]张冰:《陌生化诗学:俄罗斯形式主义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1]杨向荣:《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湖南: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
    [22]朱涛:《扬·穆卡若夫斯基的文学与美学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3]张凌云:《俄国形式学派百年纪念活动拉开帷幕》,《俄罗斯文艺》2004年第1期。
    [24]杜常婧:《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4届年会在京召开》,《俄罗斯文艺》2012年第3期。
    [25]朱刚编著:《20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王一川主编:《西方文论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7]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28]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29]刘象愚主编:《外国文论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0]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编:《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世界文论》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31][32]周启超:《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第2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第74、95页。
    [33]李刚:《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宋诗话中的语言批评》,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4]韩少功:《再提陌生化》,《文艺报》2012年11月26日,第6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