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诗》的编次与《毛诗》的形成(7)

http://www.newdu.com 2017-12-0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徐建委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如郑玄曰“孔子门人所作,以释六艺之旨”,郑玄距汉初未久,且著有《毛诗谱》与《毛诗笺》,所谓“孔子门人所作”之语,当为汉代相沿之旧说。若《尔雅》据《毛传》而成,郑玄岂能不知?故郑玄此语虽不能全尊,但《尔雅》主体乃战国以来之旧,则可大胆断定。张揖《上广雅表》称周公作,陆德明《经典释文》据张揖《表》,断《释诂》周公作,《释言》以下,“或言仲尼所增,子夏所足,叔孙通所益,梁文所补”。《四库提要》,据《毛传》、《郑笺》谓《尔雅》成书乃在《毛传》之后。内藤虎次郎(即内藤湖南)《尔雅之新研究》(见江侠庵编《先秦经籍考》)藉助细密的文本考证,发现《尔雅》中最古老的部分《释诂》成书时,《尧典》、《春秋》尚未成立,故判断《尔雅》深有古源。周祖谟《尔雅校笺序》则曰:“《尔雅》这部书大约是战国至西汉之间的学者累积编写而成的。”此乃采择众家之说的平允之论。
    ②阮元校刻:《尔雅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影印嘉靖二十年刊本,第4页上栏。
    ③然因《大戴记》散佚严重,张揖所引并不在今本之中。
    ④详参内藤湖南:《尔雅之新研究》,江侠庵编:《先秦经籍考》中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据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影印,第162~184页。
    ⑤⑥⑦阮元校刻:《尔雅注疏》,第57页下栏。
    ⑧⑨(11)(16)《毛诗注疏》,第629页上下栏、626页上栏、136页下栏、562页下栏。
    ⑩(14)(15)《尔雅注疏》,第58页上栏、55页上栏、55页上栏。
    (12)阮元校刻:《礼记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影印嘉靖二十年刊本,第983页下栏。
    (13)《礼记注疏》,第692页下栏。
    (17)阮元校刻:《毛诗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影印嘉庆二十年刊本,第313页上栏。此段《诗谱》文字与《正义》文字相混,“师所以然者”至“使次《正月》之诗也”多被当作《疏》文,据冯浩菲《郑氏诗谱订考》之考订,可以断定此六十余字本属谱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66~170页),故从之。
    (18)《毛诗注疏》,第405页上栏。
    (19)除此四篇外,三家《诗》在文本次序上亦微有不同。《困学纪闻》卷三引曹粹中《诗说》云:“《齐诗》先《采苹》后《草虫》。”陈乔枞《诗经四家异文考》亦据《仪礼》演乐之次,谓古《诗》《采苹》先《草虫》。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据迭压墨迹推断阜阳简《诗》之编次,亦与《毛诗》不同,但就目前文献分析,各家《诗》虽各有编次,互有差异,但总体次序应大体一致。
    (20)《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44页。
    (21)据《隋书·经籍志》,《鲁诗》亡于西晋,颜师古何以引之?颜师古注乃据西晋臣瓒(其名当为薛瓒)《汉书集解音义》、东晋蔡谟《汉书注》等文献而成,主要的做法是依据《汉书集解音义》补充纠正蔡谟《汉书注》,据敦煌本蔡谟《汉书注》知其注文多漏署注家之名,若此注文为颜师古《汉书注》因袭,且未改动,则多被补上“师古曰”,这种误补前人或被以为是颜师古抄袭旧注(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七《汉书叙例》条),实则未必是颜师古剽窃,因参对李善《文选注》敦煌本与宋刻本,此类情况也存在,故或为宋刻所补。无论如何,此条师古曰为师古所不能曰,乃是旧注失其姓名者。《汉书集解音义》除晋灼、臣瓒两家为西晋人外,其他十余家如应劭、服虔、孟康、文颖、苏林、李奇等均为汉魏间人,汉末《鲁诗》仍为流行之学,故此条当为汉末某家之注也。
    (21)阮元:《揅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83、84页。
    (23)(24)(25)(26)《毛诗注疏》,第357页上栏、418页上栏、482页下栏、483页上栏、483页上栏。
    (27)阮元校刻:《仪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影印嘉庆二十年刊本,第92页上栏、93页上下栏。
    (28)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09页。
    (29)阮元校刻:《孟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影印嘉靖二十年刊本,第146页下栏。
    (30)刘安撰,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922页。
    (31)《豳风》、《魏风》、《桧风》除外。
    (32)据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太平御览》卷五百七十八引蔡邕《琴操》,均以《鹿鸣》为刺诗,与毛、齐、韩诸家说异。王氏已辩,汉代三家诗学者亦不从之。
    (33)《毛诗注疏》,第277页上栏。
    (34)朱东润:《诗大小雅说臆》,见《诗三百篇探故》,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8~49页。
    (35)《论语注疏》,第72页上栏。
    (36)刘台拱:《论语骈枝》卷一,《续修四库全书》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