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今年2月22日推出《执念杜威》一文至今,本报读书周刊的“对话大师系列”栏目共刊发18篇教育经典导读文章。该栏目一经推出,就受到读者的关注与欢迎,认为这个栏目为教师走进经典提供了“敲门砖”。 从苏霍姆林斯基到叶圣陶,从康德、洛克到老子、张伯苓……我们邀请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教师作为领读者,把自己在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的著作中看到的教育风景传递给更多想读却有畏难情绪的读者。今天,我们特邀教育图书编辑、教育阅读推广人朱永通撰文谈谈教师如何读经典,作为“对话大师系列”栏目的一个小结。 阅读经典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的过程,明年,读书周刊将与读者一起,继续走在研读经典的路上。 认识自己:从找梯子到下苦功夫 世界充满了偏见,这是常识,一如冬去春自来,人老终会死。人与人的交往,同样不可避免存在各种偏见。有这么一个流行甚广的故事: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是个大个子,喜爱一人漫步巴黎街头。一天他发现一个小孩紧随其后,便回身问:“是要签名吗?”孩子说:“不,不需要签名。天热,我走在你的影子里凉快些。”希拉克对小孩的认识,靠的是自己经验积累的本能反应。由此可见,狭隘的知识和经验多么容易挡住我们认识世界和他人的视线,从而固化为个人的偏见。 偏见即局限,远离客观事实的偏见更是一种无知,苏格拉底说:“恶来自无知。”如何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并有所超越呢?在我看来,阅读沉淀人类智慧的经典著作无疑是不错的途径之一。 回到上面的小故事,那个小孩可作为经典著作的譬喻,我们每个人因与“小孩”相遇,觉察到自己的局限并努力有所超越。可是,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经典著作是束之高阁用来仰视的“老古董”,在专家名师的谆谆教诲下,他们几次三番硬着头皮坚持去读,结果大多读不进去,半途而废。所谓入得其门,方得其趣,没有鉴赏“老古董”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徒有毅力也枉然。 那么如何入得其门呢?我的心得是,走正道,慢慢来,正如培根所言:“跛足而不迷路能够超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 正道一,找梯子,循序渐进。经典著作既然被“束之高阁”,不妨先找来梯子,即找到那些“替人读书”的高手,由他们引导我们解读经典名著,我们从中暗暗揣摩,偷学几招。梯子,连接了已知与未知的世界,它是教师朋友跨越难关的帮手,也是他们认识自己必不可少的转折点。 正道二,狠下苦功夫,耐住寂寞,深入钻研。要不断突破自己认知的局限,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性途径:直接阅读经典名著,与名家大师面对面交流。人生有限,书海无涯,聪明的教师朋友善于集中精力在某个领域下笨功夫、苦功夫,慢慢地深挖井。早在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就告诫人们:“不要试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就一无所知。”《向经典致敬——6位教师对话教育先哲》的作者之一邱磊老师就是善用这个方法的代表,他深刻认识到,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对教育的理解难免存在自身的“偏见”,为此他数年如一日啃读杜威全集。天道酬勤,多年寂寞终开花,他选编了《杜威教育箴言》一书。 建设自己:在开放与对话中葆有个性 经典名著具有巨大的创造力、思想力和影响力,这一点毫无疑问,正因此,当我们持之以恒与思想大师展开对话,便可不断超越生命的局限,让精神越来越敞亮。但凡事有利必有弊,我们应时刻记住这句西方谚语的提醒——伟大与贻害是孪生子。倘若我们仅仅满足于啜饮众多大师的思想佳酿,久而久之,极有可能在自我陶醉中掉入“伟大的平庸”的陷阱——因一味盲从,让自己泯然于众多大师的思想之中,失去个性。 作为教师,在与思想大师的对话中,如何避免丢失自我的危险?我的回答是:做一个开放的人,通过吮吸有智慧的知识,丰富精神,建设自己,葆有个性。何谓有智慧的知识?能够透过现象,直抵事物的本质规律的知识。 做一个开放的人,至少需要自觉确立以下两种意识。 一是角色意识。作为教师,你必须守住教师的本分,既要关注自己的生命成长,也要不懈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就专业成长而言,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忘治学,反之,在治学过程中,应不忘教学。不管你是哪个学科的教师,返回经典名著,叩问教育的本质,探求蕴藏人类智慧的知识,是每一个教师治学的应有之义。 二是独立意识。独立并非简单粗暴的否定与对抗,而是回归理性,回归常识,具有理性思辨能力和情景演绎能力。在与经典名著中大师思想的交流中,切记被牵着鼻子走,把大师的思想奉为唯一的标准,不知不觉画地为牢,让自己变成面目可憎的教条主义者。 作为教师,要培养独立意识,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把经典名著的大师作为暗中的高手,悄悄较劲。在比划的过程中,有时候不妨试试“逆向思维”这一招。比如鲁迅先生在《论照相之类》提到当年照相刚在中国城市兴起,出现了一个新时尚:“较为通行的是先将自己照下两张,服饰态度各不同,然后合照为一张,两个自己即或如宾主,或如主仆,名曰‘二我图’。但设若一个自己傲然地坐着,一个自己卑劣可怜地向了坐着的那一个自己跪着的时候,名色便又两样了:‘求己图’。”对于当时普遍流行的相当于现在PS技术的这种照相方式,鲁迅先生给予了异常尖锐的嘲讽,后人也几乎给予“盖棺论定”,认为鲁迅先生对人格分裂、价值紊乱的国民奴隶根性进行了深入而又无情的批判。这当然是一个纬度,有一定道理,但它在揭示消极层面的同时,是否忽略了积极的层面?也就是说,除了普遍解读的“奴隶性”,我们可不可以“逆向”去解读当时的这个风尚?当然可以,有例为证。 在苏州十中(前身为振华女校,杨绛等人母校)的长达楼,就悬挂着一副“求己图”,图中何许人?谢姑,谢长达也。谢是王颂蔚的夫人,王颂蔚光绪朝是清廷军机处的章京,天天陪伴皇上的人。王颂蔚与夫人生育了八个子女之后死了,王颂蔚死后,夫人谢长达回到了苏州。这位谢姑当时在苏州做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第一件事是鼓励女子放脚,让女人把小脚变成大脚。第二件事是办女子学校,振华女校是中国最早的女校之一。她说,女孩子接受教育,中国才有望振兴。谢长达是一个即平常又奇异的女子,一天她去照相馆拍照,先一个人端坐在凳子上,照了一张,后又跪在地上照了一张,两张照片合成一张,自己题词“求人不如求己”。这张照片、这句话,其积极的意义影响了百年。 一个有独立意识的教师,在面对经典著作以及“经典解读”时,往往善于应用理性思辨能力以及情景演绎能力,把有智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非贩卖一些被歪曲的东西。做一个开放的人,清晰定位自我,独立思考,在大师的思想与自我个性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既保持了经典名著的恒久生命力,也丰富、完善了自己。 超越自己:回归经典,温故知新 超越自己,何其难哉!超越自己,一方面指经由与经典名著的思想大师的交流,生命的纬度向精神世界拓展、延伸,不断超越局限;另一方面指在与思想大师的平等对话中,有意识地返回到热腾腾的现实生活,把经典名著“注我”的思想与对当下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思考紧密联系起来,不断磨砺自己的洞察力、思辨力和创造力。作为教师,对历史和时代的问题应不断自觉去追问和承担,并从经典著作的思想资源库汲取养料,尝试建立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分析框架。 “快”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节奏,“快”是速度,意味着转瞬间即逝,它让我们的生活分分秒秒都弥漫着浮躁之气:“抢”着出名,“抢”着挣钱,“抢”房子,“抢”车子,“抢”学位,“抢”墓位……什么都抢。这个“抢”时代的精神状况,几乎原样翻版到网络上,为了“抢”眼球,“抢”流量,作者、编者挖空心思,标题语不惊人死不休!也就是说,成了快速消费品的网络文章,泥沙俱下,为标新立异而一味走捷径,罕有精心打磨的文字。 我因此多了一个心眼,学会了见招拆招的应对招数:凡热传的网络文章,必冷眼视之,不错的,虚心学习;看穿的,一哂而过;一时想不明白的,不着急,回归经典著作,细读之,慎思之,不折腾明白不罢休。前一阵子,网上曝光某地学生群揍一教师的视频,有一特级教师义愤填膺,写下雄文,泣血呼号:中国教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此文一出,网络狂转,不到两天,单微信上的“犒赏”就达7000多人。 我百思不得其解,遂退出网络的热潮,从书柜找来近千页的《社会学》静静读,慢慢想。吉登斯并未谈到网络传播,但在圈圈点点之间,我不时受到启发:自媒体时代诞生了一批“精致的英雄”。他们披着“草莽”与“正义”的外衣,以社会热点为支点,撬动群体巨大的情绪。表面上,他们是在传播情绪,扮演舆论英雄的角色。实质上,他们通过新技术进行精致的剥削:一是直接牟利,获得瞬间情感消费不菲的经济剥削;二是转向精微的思想殖民和心理剥削。这批“英雄”的投机性文章,进一步导致情绪病毒式传播成为自媒体的主流。 由此,我进一步思考:教师们对煽情几乎没有任何免疫力,他们有否想过,被煽情往往是专业成长的绊脚石。感谢流量经济时代,它让我坚信经典的价值:以慢制快,温故知新,不随波逐流。(朱永通) 《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12日第9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