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冯友兰:中国哲学的传统和世界哲学的未来(5)

http://www.newdu.com 2017-11-15 中国青年报 蒋肖斌 参加讨论

    别“共殊”,寻找中国现代化的特殊道路
    冯友兰家中有一副对联:“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上联写他的人生追求,下联写他的哲学方向。
    “冯先生是社会责任感很强的哲学家,一心想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角度为振兴中华做贡献。”牟钟鉴回忆,冯友兰多次说过,他的学术研究就是阐发中国古典哲学的精神和具有永恒价值的思想,为新时代哲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文化营养。
    冯友兰早年研究理学,构建新理学,发掘“共相”和“殊相”的要义,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中国现代化的特殊道路。他认为,实现工业化、发展商品经济是现代化的“共相”,而中华文化具有特殊性,不能模仿西方,这就是现代化的“殊相”。中国的现代化要参与全球化过程,但不是西方化,而是要结合中国传统走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这就超越了全盘西化论和国学独尊论。
    受冯师的影响,牟钟鉴不愿做考据之学和词章之学,也不热心为学术而学术,而喜欢做义理之学和经世之学,研究中国哲学总带着强烈的现实关切,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力图把历史和当代贯通起来。
    “希望通过自己对古典的觉悟和理解,使中国哲学具有真实的活的生命,能帮助当代青年吸收一些先贤的智慧,更好地思考现实问题。”牟钟鉴在近20年来,主要精力从哲学转至宗教史与宗教学研究,发现中国宗教以温和主义为主流,信仰之间不易引起冲突与对抗,外来一神教受“仁和”精神的影响,逐渐减弱排他性,成为其他信仰的好邻居。
    而这个发现,也与冯友兰此前提出的“贵和哲学”不谋而合。
    冯友兰于上世纪80年代写《中国哲学史新编》,着力强调“贵和哲学”,是他敏锐地意识到“贵斗哲学”将要过时,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发展,需要确立“贵和哲学”的主导地位,中国要向世界提供和谐、协调的中国智慧。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全书结尾时说:“现代历史是向着‘仇必和而解’这个方向发展的,但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所需要的时间,必须以世纪计算。”“人是最聪明、最有理性的动物,不会永远走‘仇必仇到底’那样的道路。这就是中国哲学的传统和世界哲学的未来。”
    “这句话可以看成冯先生的伟大遗言,他对人性向善有高度信心。”牟钟鉴说。(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