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马克思主义批评视域中的文学事件论(6)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张进 参加讨论

    五、结语
    “作品/文本/事件”形成了一种“三元辩证”关联。“事件”作为特殊空间,是有别于“作品空间”和“文本空间”的“第三空间”,它具有“元空间”的气质。事件空间是文艺成品之“内”(作品空间)与“外”(文本空间)得以界分的第三空间,它是一个不断生产“内”与“外”的“元过程”(metaprocess)和“活态空间”(lived space)。[57]事件空间彰显了前景与背景、内部与外部、所说与所做、文本与实践之间的连通性。马克思所希冀的哲学家不仅“解释世界”,而且要能解决“改变世界”的问题。文学事件论强调,作为事件的文学不仅“解释世界”,它同时也在参与历史并成为实际历史进程的组成部分,进而以特定方式“改变世界”。面对当前的文艺现实,卡勒发现,电子文本发展的一个结果是,“文学最终被认为更像是一个事件而非一个固定的文本……这样,表演研究或许就要在文学研究中具有某种新的重要性,因为它不再只是将文本当做是需要阐释的符号,而是更将其看做是各种表演,这些表演的可能性条件和成功的条件可以被明晰地阐发出来。那么,在电子时代里,对事件和评价的更加关注将会导致文学美学的转变吗?”[58]作为对电子时代文艺现实的回应,作为21世纪文艺美学转变的一部分,文学事件论庶几近之?
     
    参考文献:
    [1][3]罗兰·巴尔特:《从作品到文本》,载《文艺理论研究》,1988(5)。
    [2]Greenblatt,S.,and G.Gunn.(eds).Redrawing the Boundaries.New York: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1992.
    [4]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5][28]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Slavoj Zizek.The Fright of Real Tears:Krzysztof Kieslowski between Theory and Post-Theory.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2001.
    [7]高小康:《非文本诗学:文学的文化生态视野》,载《文学评论》,2008(6)。
    [8]徐贲:《新历史主义批评和文艺复兴研究文学研究》,载《文艺研究》,1993(3)。
    [9]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列斐伏尔:《马克思的社会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1][12]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3]高宣扬:《论巴迪欧的“事件哲学”》,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14]彼得·霍尔沃德:《代序:一种新的主体哲学》,载陈永国主编:《激进哲学:阿兰·巴丢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怀特海:《自然的概念》,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16]广松涉:《事的世界观的前哨》,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7]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18][25]杜小真、张宁主编:《德里达中国讲演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9]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0]叶秀山:《美的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21][22]Terry Eagleton.The Event of Literatur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12.
    [23]J.Hillis Miller.On Literature.New York:Routledge,2002.
    [24]杨玉成:《奥斯汀:语言现象学与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6][36]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7]Claire Colebrook.New Literary Histories.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7.
    [29][43]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0]H.Veeser(ed.).The New Historicism.New York:Routledge,1989.
    [31][35]Jeremy Hawthorn.Cunning Passages:New Historicism,Cultural Materialism and Maxism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Debate.London:Arnold,1996.
    [32]大卫·格里芬:《后现代宗教》,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33]Beth Preston.A Philosophy of Material Culture:Action,Function,and Mind.New York:Routledge,2013.
    [34]夏皮罗:《具身认知》,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
    [37]John Frow.Marxism and Literary History.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1986.
    [38]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39]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40][42]John Brannigan.New Historicism and Cultural Materialis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8.
    [41]伽勒赫:《马克思主义与新历史主义》,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编:《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44]Paul Gilmore.Aesthetic Materialism:Electricity and American Romantici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45]Peter Stockwell.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New York:Routledge,2002.
    [46]Jeremy Hawthorn.A Glossa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London:Arnold,2000.
    [47]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48][49][53][56]Stephen Greenblatt.Shakespearean Negotiations:the Circulation of Social Energy in Renaissance Englan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
    [50]Raymond Williams.Marxism and Literatur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51][54]Brook Thomas.The New Historicism And Other Old-fashioned Topic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52]理查德·怀斯曼:《正能量》,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55]Jurgen Pieters(ed.).Critical Self-fashioning:Stephen Greenblatt and the New Historicism.Frankfurt am Main:Peter Lang,1999.
    [57]张进:《论“活态文化”与“第三空间”》,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