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叙事学研究的新发展——戴维·赫尔曼访谈录(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外国文学》2009年第5期 newdu 参加讨论

    与此同时,关于具体媒介的问题属于跨媒介叙事学或跨媒介叙事研究的范畴。与经典的结构主义叙事学不同,跨媒介叙事学不赞同关于“法布拉”(fabula)或叙事的故事层面(即讲述内容)不会随着媒介(再现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说法。但它也认为,由于部分地依赖于“源媒介”(source media)和“目的媒介”(target media),故事的精髓也可以或多或少地被完整或可以被辨认地“重新媒介化”(remediated)。因此,跨媒介叙事学的前提是,只要故事是叙事文本类型的实体,那么以不同媒介传递的故事就会共享某些特征,虽然故事讲述实践会受到与特定符号环境相关的优缺点的影响。在多模态故事讲述或通过多种符号媒介来激起故事世界的叙述形式中,这些优缺点相互作用。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可以给研究绘图叙事中代理者的“视觉与言语再现”(visual- verbal representations)提供启示。
    同理,其他领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例如,女性主义叙事学对于研究绘图叙事再现人物同性别陈规做斗争是有帮助的。但我这里所讲的主要意思是,对具体叙事现象的研究,如绘图叙事的人物刻画,是理解各种后经典方法之间如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最佳方式。事实上,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不是思考它们之间的种种关系,而是最好结合研究的中心问题,整合所需要的工具来回答这些问题——有时可以从完全不同的叙事研究传统中获得这些工具。
    尚:自您首次提出“后经典叙事学”这一术语以来,至今已经过了十年的时间。回顾这十年来的后经典叙事学研究,您认为我们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哪些骄人的成绩?还存有哪些不足或有待继续探讨的地方?
    赫尔曼:我认为后经典叙事学的一个主要成就在于,这一领域下的实践者们已经把各自的研究看作是对更大的、多样的、连贯的研究体系的贡献,这个大的学科包括了很多叙事研究的方法和目标。如果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做个调查的话,我感觉女性主义叙事学家、数字叙事学家、认知叙事学家以及跨媒介叙事学家都会认为自己是在从事一项共同的事业,即发展、检测和修正故事及其运作方式的模型,同时也共同致力于理解叙事如何遍布于其他社会文化实践以及意义的生产过程。
    如果回到我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在涉及后经典叙事学不同分支之间的相互关系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一个领域的方法和概念如何被运用到另一个领域之中。例如,语料库叙事学研究大型叙事语料中的特征分布,这与把观点仅仅建立在对一两个文本分析的个案研究方法是相对立的。挑战不仅仅在于要在大的后经典叙事学标签下把这些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结合在一起,而且还在于为两种不同方法的实践开辟交流的渠道,这样即便它们各自的主要发现不一致,但至少也是可以协调、甚至是可以比较的。③ 这个例子进一步揭示了存在于这个领域内更大范围的挑战:给叙事的人文研究方法和社会一科学方法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例如,在文学叙事学与研究日常交际中故事讲述的人种学和社会语言学方法之间的交流问题:围绕文学叙事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故事讲述的分析,产生了大相径庭的研究传统,那些想在这两个传统之间架起桥梁的学者,需要确保当他们在使用诸如叙述、事件、视角等最基本概念的时候,他们不是各有所指。当叙事转向跨越越来越多的研究领域的时候,需要建立共同基础的难度也就越大。我们还需要明白,叙事的范围大得足够容纳不同的学科兴趣和研究重点,但并不是大到让故事试图纳入所有的事情。那样的话,故事也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包括了。
    尚:您在回答叙事学研究的各种后经典方法之间相互关系的时候,不断地提到一个术语“故事世界”(storyworlds),这一术语还是您主编的一本叙事学期刊的刊名。请问,您在选择刊名的时候,为什么使用“故事世界”而不是“叙事世界”(narrativeworlds),而且后者的涵盖范围似乎更为广阔?作为《故事世界:叙事研究学刊》的主编,您能否向我们解释一下“故事世界”的具体含义,以及研究“故事世界”的基本方法、主要目标和研究前景?
    赫尔曼:要回答这个问题,我需要对第二个问题做一点补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