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精微之笔与广大之势——中国诗学的审美感悟之二(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张晶 参加讨论

    诗中“广大”或云“广远”,不是仅指描写诗境的阔大,更非空洞呆板的“大”;而是以诗人的主体意识观照时空万象,并将自然宇宙的生命律动呈现于诗境之中。诗人的主体视角始终是君临万象的。恰如宋代词人张孝祥的著名词句:“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念奴娇·过洞庭》)“广大之势”,是以诗人的主体视界为阈限的,且又往往是以空间的无垠和时间的恒远相交互的。陆机所说的“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文赋》)、王羲之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兰亭集序》)、李白的“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诸如此类,都体现出一个“万象在旁”的主体视角。这是与其他态度都不相同的审美态度。诗人以总揽宇宙的视阈、亲和万物的情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广大之势”由此而来。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张君劢讲真善美的不同时说:“因此之故,科学以分疆划界为主,而道德以善恶是非为褒贬之准则。此二者自有其绳墨规矩为学问家、为立身行己者所不可不守者也。以云所谓美,虽出于人之感觉之主观,然其人人胸襟以宇宙与一身一心合而为一体,且超出乎世俗所谓生存常变、富贵贫贱之外,而后心旷神怡,乃能领略宇宙间种种之美,如山峙、如日出、如日落、如鸢飞、如鱼跃,为天地自然之美,惟有有道者胸襟开阔,不为物欲所蔽者乃能得之。此则美学之所以与科学哲学与道德二者迥乎各别者也。”(48)可以移之说明诗中“广大之势”的主体观照角度。
    “广大”之所以与“势”相关,或者说“势”正可以表明“广大”的动态性的张力。《文心雕龙》中有《定势》一篇,刘勰论“势”曰:“势者,乘利而为制也。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49)准确地描述了“势”的动态感与张力。皎然作《诗式》,起首便是“明势”其云:高手述作,如登荆、巫,觌三湘、鄢、郢山川之盛,萦回盘礴,千变万态。(作者原注:文体开阖作用之势。)或极天高峙,崒焉不群,气腾势飞,合沓相属,或修江耿耿,万里无波,歘出高深重复之状。古今逸格,皆造其极妙矣。”(50)皎然认为诗坛高手为诗,必当以势行之。其以起伏变化气脉连属之山川形势,比拟诗人在创作时笔意所呈现的自由流转、千变万态之势,动态与张力是势的特征。杜甫题画诗所云:“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杜甫从题画的角度对作品之“势”的描述,却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夫之论“势”道:“论画者曰:‘咫尺有万里之势’,一势字宜着眼。若不论势,则缩万里于咫尺,直是《广舆记》前一天下图耳。五言绝句,以此为落想时第一义。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墨气四射,无字处皆其意也。李献吉诗:‘浩浩长江水,黄州若个边?岸回山一转,船到堞楼前。’固自不失此风味。”(51)王夫之在这里通过作品所阐发之“势”,正是笔者所论的“广大之势”,它不是一般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而是以发散性的动态和张力为其底蕴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