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西方文论的讲述——以德里达读柏拉图《蒂迈欧》为例(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研究》2014年3期 耿幼壮 参加讨论

    即使如此,这也并不是说,“khōra”是与道一样的东西,也不是说德里达在有意识地借用了中国古代思想来讨论“khōra”。可是,德里达对于这种属于道家的一般思想肯定还是有所了解的。事实上,早在收入《撒播》中的那篇评论索勒尔小说的文章中,德里达就曾提及《老子》中的道。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讨论“khōra”的性质时,德里达谈到了海德格尔的相关看法。他在讨论希腊人关于混沌的神话时写道:“亦可参见海德格尔,《尼采》(第一卷),350页:‘混沌(Chaos, khaos, Khaine),意味着裂开,裂开者,分裂开来的东西。对于混沌,我们要把它放在与一种对aletheia(无蔽,真理)之本质的原始解释的最紧密关系中来加以理解,后者意味着自身开启的深渊(参看赫西俄德《神谱》)’。”⑧这样,在德里达那里,这个作为混沌的“khōra”或许真的与中国的道有某种关联。因为我们知道,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也一直有一个东方参照,特别是对于中国古代思想中那个道的参照。其实,经由德里达解释的这个“khōra”很像后期海德格尔所说的那个“Ereignis”,即大道或本有。
    如果说“khōra”是一个不存在的存在,是一个无的有,无形的象,无名之物,那不仅在于其构成性质,也在于它超出了我们的命名能力和言说能力。“khōra”是不能言说的,这一点在柏拉图的对话中已经表现得很清楚。追随柏拉图的做法,德里达常常也用否定性的词语来讨论“khōra”,这也是他对此词的解说会与否定神学联系在一起的原因所在。不过,德里达有自己的论述方式。对于德里达来说,“khōra”可以被比作那个像混沌一样张开的大口,但由于《蒂迈欧》中的坚实厚重的本体论一科学论述之遮盖,不仅这张口处于噤声状态,对于这张口的谈论也被禁止了。“khōra”作为一种话语方式而遭到禁止,那是因为其呈现、展露、象征和说明了一种断裂,其构成了在“logos和mythos之间的深渊”。换言之,“khōra”构成了古代希腊人的两种主要话语形式之间,即逻各斯和神话之间的第三种话语。我们知道,对于早期希腊人来说,这二者是没有高下之分的,但在随后的历史中,逻各斯逐渐获取了一个高于神话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柏拉图起了关键的作用。对此,德里达引证了黑格尔的权威:“以黑格尔之见,只有哲学走进了逻辑的康庄大道——也就是说在抛弃了、我们最好还是说扬弃了它的神话形式——那一刻起,哲学在柏拉图之后才随着柏拉图变成了严肃的事业。”⑨可是,在德里达看来,柏拉图本人在《蒂迈欧》中关于“khōra”的讨论,乃至柏拉图所有的对话都已经清楚地展示出,他所使用的正是这种既不完全属于逻各斯,又不完全属于神话的第三种话语。这一介于逻各斯与神话之间的第三种话语,可能就是最早的“文学理论”。
    为了说明这一点,德里达紧紧地抓住了苏格拉底在《蒂迈欧》开始时所说的一段话。在那里,苏格拉底表明了自己对于国家怀有的深切感情,却又发现自己不具有赞美这个国家的能力。他是这样说的:
    我明白,我自己决不会有能力以恰当的方式赞美我们的城邦和公民,也不对我自己的无能感到奇怪,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古往今来的诗人们也不见得比我高明——我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瞧不起他们,不过大家都明白他们是一群模仿者,可以轻而易举地模仿他们自身生活环境中的各种事物,但若要人在行动中模仿超出其教养范围以外的事情可就难了,要想恰当地在言语中加以再现更难。我知道智者们发表过许多勇敢的言辞而又极为自负,但他们浪迹各城邦,居无定所,所以我担心他们对哲学家和政治家的看法可能是错的,他们可能不知道哲学家和政治家在战场上与敌人搏杀争斗时的言行。因此,唯一适宜同时参与政治和哲学的就只有你们这些在天性和教养方面都合适的人了。⑩在这里,苏格拉底首先把诗人这类人拿出来,和模仿者放在一起,然后再加上智者,构成了一个大类。这类人其实就是使用神话作为话语形式的人,他们不同于另一大类的人,即以逻各斯为主要话语形式的哲学家、政治家和立法者。值得注意的是,在前者之中的智者似乎又不完全等同于诗人和模仿者,而与哲学家和政治家有一定的关联。于是,便出现了一种使用第三类话语形式的人。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城邦中没有自己的位置,是居无定所的流浪者。用德里达的话来说就是:“智者之属的基本特征就是缺乏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处所、组织,居无定所;这些人没有住所,没有属于它们自己专有的家(house[oikesis idias])。他们从一个地方流浪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因此)他们根本就不能理解那些哲学家兼政治家,(后者)有一个位置(have[a]place),也就是说,他们在城邦中或战争中通过姿态和言语来行动。”(11)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第三类的人其实并不是天生如此和永远不变的。一个具有意味的例证就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在科洛诺伊》中的那位俄狄浦斯,德里达在《论好客》中曾经特别讨论过他。俄狄浦斯原本是从事哲学和政治的人,有着自己的种属和位置,是一个居住于城邦中的行动者。可是,在失去了国家、权利、家庭和财富之后,他就变成第三类人,一个类似于智者的人,因为那时他拥有的唯一东西就是语言了。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个俄狄浦斯最终变成了一个诗人,就如《斐多》中的苏格拉底在临死前所做的一样。通过表明自己不具有行动的能力,苏格拉底已经把自己置于一个与诗人、模仿者和智者相类似,但与哲学家和政治家相对立的位置上。当然,苏格拉底这样说可能是一种技巧,一种策略,一种反讽。实际上,苏格拉底想说的是,他自己是一个第三类的人,使用的是第三类的话语,即神话一逻各斯(mytho-logic)的话语,其表现形态就是“khōra”。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