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论或然历史小说的历史观念与叙事特征(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锋 参加讨论

    二、或然历史小说的主题嬗变
    人类有记载的最早的或然历史出现在公元前27~25年,罗马历史学家李维(Titus Livius Patavinus)在其所著《罗马史》(Ab Urbe Condita Libri)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如果亚历山大大帝挥师西进而非东扩的话,罗马城将会怎样?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文类,或然历史小说出现的时间并不算长,其中以在英美文学当中的发展最为完整,主题变化的脉络也最为连贯和清晰。
    已知最早的用英语写成的或然历史是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出版于1845年的短篇小说《P的来信》(“P's Correspondence”)。故事是作者转录的一封虚构来信,写信人P是一个精神错乱者,他在信中勾勒出两个十分逼真而又彼此矛盾的现实世界。而第一部长篇或然历史小说则是霍尔福德(Castello Holford)的《最优乌托邦》(Aristopia, 1895),书中记载了弗吉尼亚的早期移民如何发现金暗礁,如何在北美建立乌托邦社会的故事。
    进入20世纪,或然历史小说的创作手法开始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例如,威尔斯(H. G. Wells)发表于1923年的科幻名著《神一般的人》(Men Like Gods),是第一部以时空穿梭为线索的或然历史小说③——故事中的几个英国人偶然被时空穿梭机带到另外一个世界,一个爱好和平的、乌托邦式的英国(显然出于对当时真实英国的反讽),当他们意欲争夺权力时,这个世界的人们用射线枪将其发送到另外一个宇宙中。威尔斯的故事中由“平行时间旅行”(paratime travel)所引发的几个或然世界同时并存的“多重宇宙”(multiverse),成为日后英美通俗小说的常见模式。
    1931年,由历史学家斯奎尔爵士(J. C. Squire)编辑的文集《假如当初是另样发生的》(If It Had Happened Otherwise: Lapses into Imaginary History)出版。④虽然其中的文章大多只是随笔杂文,却对后来或然历史小说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文集中收录的最著名作品,当属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的《假如李没有赢得葛底斯堡之战》,作者假定自己是身处另一时间流(即南方军队赢得内战之后的美国)中的一名历史学家,通过他的视角来想象假如北方获胜美国会变得怎样,即通过双重否定的方式来重新思考真实的美国历史。此外,该文集中的多篇文章都有作者自行编造的“一手素材”(如新闻报道、电报、书刊摘要等),为虚构的历史营造出一种真实感,从而迫使读者有意无意地从这些碎片中去推断不同的历史。于是,读者变得像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一样,学会如何将断裂的历史踪迹串联起来,统一成整体;更变得像作者一样,参与到意义的创造过程中——“这一读者性的活动突出了历史的被建构性:历史并非存在于这些踪迹之中,而是由那些从历史物品中创造意义的、思维活跃的人脑制造出来的”。⑤由此可见,这部20世纪30年代初的或然历史文集,颇为超前地体现出一定的后现代思想:(1)强调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尤其对文本解读和意义产生的积极参与;(2)强调历史的人为建构性和不可靠性。
    二战时期的或然历史作品以政治宣传为主,多是描述纳粹军队大举入侵英美的场景,以期达到警示国民、激发斗志的作用。这一题材几乎成为随后或然历史创作的一大母题,从战后一直延续至今,其中较著名者包括史宾拉德(Nornmn Spinrad)的《铁梦》(The Iron Dream, 1972)、哈里斯(Robert Harris)的《祖国》(Fatherland, 1992)、沃尔顿(Jo Walton)的“小改变”系列三部曲(“Small Change” Trilogy),以及金里奇(Newt Gingrich)与福斯特钦(William R. Forstchen)合著的《一九四五》(1945, 1995)。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铁梦》,这是一个叙述方式十分繁杂的故事,小说中嵌套着另外一部情节颇为完整的科幻小说《万字饰之王》(Lord of the Swastika),是由一战之后逃到美国的希特勒于1953年逝世前不久完成并出版的。在这个内嵌的故事结尾,史宾拉德又安排了一位虚构的文学评论家惠普尔博士对之进行了一番分析评论。于是,或然历史、元小说、互文、反讽等元素同时出现在一部作品中,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叙事手法和独到的历史观念。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半个世纪中,也有许多后现代科幻小说家重拾30年代的传统,对历史现实的可靠性提出质疑。然而,很多作家笔下的历史分叉点依然还是关键性的战争。例如,不管是迪克(Philip K. Dick)的《高堡中的男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1962)还是冯尼古特(Kurt Vonnegut)的《五号屠场》(Slaughterhouse Five, 1969),都是假设我们已知的二战结果只是众多可能性当中的一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