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38页。 [2] 鲁迅:《风波》,《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68页。 [3]张芝联:《序言》,载[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页。 [4]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15页。 [5]沈雁冰:《苏季子不礼于其嫂论》,《茅盾少年时代作文》,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年,第13页。 [6] 鲁迅:《“题未定”草(六)》,《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21—422页。 [7] 《鲁迅在日本》,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78年12月,第72页。 [8] 《鲁迅在日本》,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78年12月,第70页。 [9] 《鲁迅在日本》,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78年12月,第71页。 [10] 《鲁迅在日本》,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78年12月,第72页。 [11] 鲁迅:《藤野先生》,《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07页。 [12] 鲁迅:《藤野先生》,《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07—308页。 [13] 胡适:《胡适全集》第4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58页。 [14] 胡适:《胡适全集》第4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59页。 [15] 关于三代学生的划分,是笔者在《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齐鲁书社2006年版)一书中使用的概念。第一代以初步开始接受西学的严复为代表;第二代以较为系统地接受西学的鲁迅为代表;第三代以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熏染下成长起来的巴金为代表。 [16]巴金:《信仰与活动》,《巴金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403-404页。 [17]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15页。 [18]鲁迅:《娜拉走后会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64页。 [19]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63页。 [20]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5页。 [21] 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28页。 [22] 叔本华:《风格》,《西方思想宝库》,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02页。 [23] 鲁迅:《藤野先生》,《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04页。 [24]鲁迅:《藤野先生》,《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04页。 [25]鲁迅:《藤野先生》,《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05页。 [26] 鲁迅:《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40-241页。 [27] 许寿裳:《回忆鲁迅》,《新华日报》(重庆)1944年10月25日。 [28] 李宗刚:《鲁迅文化视野中的藤野先生》,《扬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9] 《鲁迅在日本》,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78年12月,第66—67页。 [30]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94页。 [31]鲁迅:《革命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44页。 [32]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1917年1月1日,第2卷第5号。 [33]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5页。 [34]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6页。 [35]鲁迅:《复仇(其二)》,《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75页。 [36]鲁迅:《徐懋庸作〈打杂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91页。 [37] 茅盾:《关于“创作”》,《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298页。 [38]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曾表述过自己“真的人”的思想。对此,鲁迅曾经借狂人之口这样解释:“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变了真的人。” [39] 许寿裳:《挚友的怀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40] 《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40—241页。 [41] 《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84页。 [42] 李宗刚:《鲁迅文化视野中的藤野先生》,《扬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3] 茅盾:《读〈呐喊〉》,《时事新报》副刊《文学》(91期)1923年10月8日。后载《茅盾选集》第5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77页。 [44] 胡适:《论短篇小说》,《胡适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4-125页。 [45] 胡适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写道:“中国白话文学的运动当然不完全是我们几个人闹出来的,因为这里的因子很复杂的。” [46]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12页。 [47]钱基博:《林纾的古文》,《林纾研究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78页。 [48]林纾:《〈鲁滨孙漂流记〉序》,钱谷融主编:《林琴南书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4页。 [49]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二),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7页。 [50]鲁迅:《藤野先生》,《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07页。 (本文原刊于《中山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