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了解国外相关学科状况,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途径。本年度,学界共发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论文68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研课题8个,相关专著5部,相关博硕论文14篇。这些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个案研究上,而从总体的、综合的角度进行的反思性研究相对较少。以下,我们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总结与反思”三个方面概述本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状况。 (一)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关于卢卡奇、葛兰西这两位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研究,以王天保的《从悲剧的形而上学看卢卡奇的悲剧理论》(31)和周兴杰的《寻找超越性与普及性的现实联结——葛兰西论先锋文艺与大众文化》(32)为代表,前者从对卢卡奇的《悲剧的形而上学》一文的分析出发,全面介绍、阐释了卢卡奇关于悲剧本质的认识、关于悲剧艺术的形式与题材的看法以及卢卡奇的悲剧观对戈德曼的影响。后者认为,葛兰西不但从先锋文艺那里看到了颠覆性与叛逆性,而且看到了建设性。在其对大众文化进行分析时,葛兰西把握到商业性文艺的心理效应,中肯地评价了大众文化的认识论价值,对大众接受行为进行了客观分析。 段吉方的《感觉结构与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踪迹——文化唯物主义美学的理论细读》(33)考察了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感觉结构(又译情感结构),分析了感觉结构与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之间的深层联系,并从感觉结构的角度对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美学提出反溯性批评。陈奇佳、宋晖的《革命悲剧及其局限——论雷蒙·威廉斯的悲剧观念》(34)考察了威廉斯关于近现代以来的“自由主义悲剧”以及“革命悲剧”取代自由主义悲剧的观点,并指出了威廉斯关于革命悲剧到来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实践可能性的讨论所表现出来的不足。 张军、章辉的《阿多诺论艺术的社会性》重申了阿多诺关于现代艺术的社会性思考,诸如艺术通过自律而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使艺术看清社会的真实面目,从而构成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和批判。(35)胡小燕的《意识形态与唯物主义艺术创作——论阿尔都塞的戏剧理论》(36)从阿尔都塞的《皮科罗剧团,贝尔多拉西和布莱希特(关于一部唯物主义戏剧的笔记)》一文总结了阿尔都塞关于唯物主义戏剧的特征。赵勇的《本雅明的“演讲”与毛泽东的〈讲话〉——“艺术政治化”的异中之同与同中之异》(37)指出,二者在对作家和艺术家的定位、对革命主体的期待等方面有较多共同处,但前者的重心是“知识分子化大众”,后者的重心是“知识分子大众化”。该文的比较与总结较细致深入,但把两种理论最后归结为“介入文学”和“遵命文学”则略显简单化。周韵的《论本雅明的“政治的审美化”批评模型的意义——兼论意大利未来主义》(38)重新考察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涉及的“政治的审美化”批评模型,描述和分析了这一批评模型产生的现代性语境及其所包含的洞见以及对于当代文化批评的意义。 斯图亚特·霍尔被称为文化研究之父,他的研究成果是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文化理论、传媒理论的重要资源之一。董诗顶、盛翠菊的《伯明翰学派文化唯物主义的形成》(39)通过研读霍尔的文化研究理论的经典文本《文化研究:两种范式》的英文原著,结合大量背景材料梳理了霍尔对文化主义关于文化的定义过程以及结构主义文化研究对意识形态的重视,并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和研究方法是文化唯物主义的重要来源,这对当下中国的文化研究依然具有启发意义。截止2013年,《文化研究:两种范式》已有第三个中译本,由孟登迎翻译,刊于《文化研究》第14辑。此文原载于英国《媒体、文化与社会》杂志1980年1月第1期,之前有两个中文译本,分别见于罗钢、刘象愚主编的《文化研究读本》(孟登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和陶东风、金元浦主编的《文化研究》第1辑(陶东风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这次重译是全译本,不同于之前的节译,并校正了旧译文中的多处错误。 在翻译引进方面,还有斯洛文尼亚科学与艺术研究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阿列西·艾尔雅维奇的文章《美学和审美:阿多诺之后》(40),对阿多诺、韦尔施、比格尔、本雅明的核心美学理论进行了概括。另外,陈越翻译了《阿尔都塞论艺术五篇(下)》,包括《在超现实主义面前:阿尔瓦雷兹·里奥斯》(1962年)、《论卢西奥·方迪》(1977年)、《林》(1977年),这是国内最新翻译的一组阿尔都塞艺术专论,具有较为重要的文献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