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与“真”:《郭沫若全集补编·翻译编》版本的选择 既然是要编辑成系统的全集形式出版,就要尽可能把郭沫若生前所译的作品都收集在一起。这就随之出现一个问题:是不是只要署名为“郭沫若译”的作品都必须收入其中呢?当然不是,因为“全”必须要以“真”作为前提和基础。译作版本的真实性是编辑此套全集的最基本原则,也就是说,我们所收入《全集》的必须真正是郭沫若翻译的作品。因此,我们编辑《郭沫若全集补编·翻译编》首先要完成的工作便是对入选的篇目和版本真实性进行甄别。这也就需要对郭沫若译作现有版本进行重新考订。在对郭沫若译作版本进行考订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便是郭沫若译作中所存在的伪书问题。 所谓伪书,就是假书。要么作者有假,要么内容有假。郭沫若译文在当时是颇受读者欢迎,正是因为郭沫若译文作品的畅销,所以就有很多不太出名的出版社将别人翻译的作品假托郭沫若之名出售,以此达到吸引读者购买,增加销量的商业目的。这就造成了郭沫若译作“伪书”现象的出现。如上海新文艺书店在1932年出版过一本署名为郭沫若译的小说《黄金似的童年》。那么,这本译作究竟是不是郭沫若翻译的呢?对此,肖斌如曾认为:“《黄金似的童年》,一九三二年四月上海新文艺书店出版,苏联爱伦堡等著,题郭沫若译,但经与曹靖华同志译的《烟袋》一核对,全书章节内容完全相同,显系改换书名伪托郭沫若译。”④肖斌如发现并指出了《黄金似的童年》是假托郭沫若译的伪书,但这仅仅只是提出了一个结论,而只靠与曹靖华的《烟袋》一书相同,就判定该书为假托郭沫若所译的伪书,还略显简单。 之所以断定这本译作不是郭沫若翻译的,是本伪书,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现存的郭沫若自己的回忆文章如《沫若自传》等传记类作品,没有提到过任何有关《黄金似的童年》译作的信息。郭沫若自己的回忆文章虽然有些地方与其他人的回忆有出入,但这仍是我们了解郭沫若生平最好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有关创作方面,我们现在对他的著译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基本上都是以《沫若自传》作为底本,然后再去查阅相关的史料进行论证。从这个角度来看,译者自己没有提到《黄金似的童年》为他所做。 2.从《黄金似的童年》出版的时间来看,这本书的《译者》中注明该书翻译的时间是1932年4月2日,而郭沫若在《五十年简谱》中是这么记载他1932年4月份所做的事情:“一月初旬第四子志鸿生。‘一二八’上海事变爆发,《生命之科学》及歌德自传稿存上海商务印书馆被焚。三月十五日母在故乡病殁,未能奔丧。”⑤虽然记述非常简短,但是郭沫若依然提到了他最重要的一部译作《生命之科学》。考虑到《五十年简谱》写于1941年9月,郭沫若对不到十年前自己创作情况的回忆应该是清晰的。参阅龚继民、方仁念所编写的《郭沫若年谱》,我们同样会发现郭沫若在1932年4月份大部分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金文丛考》这本书的修订、出版上,而在1932年4月前后的时间,郭沫若所做的大多数事情也多与文求堂老板田中庆太郎写信索要资料、谈论历史等,对于译文的事情根本无暇顾及,更没有提及过《黄金似的童年》这本译作。从译作产生的时间角度来看,郭沫若的确在1932年4月没有翻译《黄金似的童年》的精力和空闲。 3.从《黄金似的童年》的内容上来看,这本上海新文艺书店在1932年出版、署名为郭沫若译的小说,的确与曹靖华译的《烟袋》一文内容完全相同。曹靖华的《烟袋》译作最早于1928年由未名社出版发行,而曹靖华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这个时间段,无论是从创作的名气还是社会影响力都无法与郭沫若相提并论。如果再考虑到上海新文艺书店在1932年也曾经将朝花社编印的《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中的内容,假托为鲁迅译,并改名为《一个秋夜》出版的情况⑥,出版方把曹靖华的《烟袋》改名为《黄金似的童年》,并假托为郭沫若译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这样做无非因为鲁迅和郭沫若当时都是文坛赫赫有名的人物,假借他们之名来发行译作应该会有好的销路,以此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从出版该书出版社的角度来看,这本《黄金似的童年》也很有可能是假托郭沫若译的。 综合以上因素,基本可以判断该书应为假托郭沫若译的伪书。 类似于《黄金似的童年》这样的伪书,在郭沫若译作中并不是单一的现象,其他如上海丽华书店,将上海真善美书店出版的崔万秋译的《草枕》改为郭沫若译进行出版,也造成了《草枕》伪书的事实。因此,在编辑《郭沫若全集补编·翻译编》时,对署名为郭沫若的译作应该进行详细的考订、辨析,剔除伪作,保留真品,不能盲目为了追求“全”而忽略了“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