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文学的社会批判意识及其对人们精神层面的关注,使其充满一种浪漫精神和理想主义的独特品格。“凡是革命家也都是浪漫派”,[5]其作品自然会呈现出一份青春的激情与浪漫。左翼文学的理想主义特质,还体现在作家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热切渴望与描摹追求中。虽然他们生活在一个灾难深重的年代,但是他们却是用生命在写作的理想主义者。也正是他们所怀抱的那份激情与理想,使左翼文学冲决了政治功利主义的理念束缚,以理想主义的精神内核,撼动了当时及后世几代年轻人的心魂。 左翼文学精神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即其价值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一点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长期以来,左翼文学的多元性、丰富性被简单地以“革命”、“政治”、“主流”等概念遮蔽,这其实是对左翼文学的误读。左翼文学固然强调政治性,但它也绝非仅有政治化这一种形态。“从历时的角度看,左翼文学价值观是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的,许多作家对政治、对文学的看法是不断变化着的;横向考察也不难发现围绕主导价值观念,许多作家对文学价值的追求和认识是有差异的,它们有时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有时甚至互相矛盾、互相冲突,呈现出多层次性与复杂性。”[6]所以,王富仁说:“左翼文学本身也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是没法用一个人、一种倾向、一种理论对它做出一个确定无疑的界定的文学。”[7] 左翼文学是为弱势群体代言的文学,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把身处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作为自己写作的主要对象,体现出真正的人文关怀与可贵的大众意识。“革命文学”的倡导者已决心“以被压迫的群众作出发点”,“全心灵地渴望着劳动阶级的解放”[8],并自觉投身工农革命洪流,充当时代的歌者:“我们的喉咙要始终为被践踏者而叫号,我们的热血要始终为被践踏的大众而奔流。”[9]一时间,“走向大众”、“获得大众”、“为大众”、“服务大众”等口号成为革命作家的重要创作主旨。但是由于大多数作家对底层社会缺乏必要了解,其作品就有些脱离现实,对工农大众精神世界的开掘也嫌不够。 “革命文学”对工农的描塑虽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颇与纰漏,但较之“五四”时期的劳工文学,却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五四”劳工文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知识者视角的醒目存在,即知识者代替工农表述思想。作品虽充斥着对工农的关注与凝视,但工农并不是作品的主体,而只是知识者目光审视下的对象之一,或仅为知识者存在的一个补充。也就是说,在“五四”作家替代工农表述思想时,是直接将一切纳入知识者自我位置进行审视、评判,启蒙者那份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昭然若揭。而“革命文学”对工农口吻的假托,至少显示了革命作家在“方向的转换”途中,其意识形态向无产阶级靠拢、接近的努力。而随着“左联”的成立,左翼作家对工农大众的关注也日益密切,比如“左联”1931年11月份的执委会决议《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第四部分专门就“大众化问题的意义”作出了明确论述,第五部分则“从创作的题材、方法、形式三方面提示最根本的原则”[10]。里面的表述一律是“作家必须……”这种近乎命令式的“必须如何”的创作,在今天看来有些僵化甚至有违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左翼作家为文学的大众化而尽职尽责的可贵努力。这种平民精神与大众意识,恰恰也展现了左翼文学的内在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