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翻译和阅读的政治——漫议“西方”、“现代”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体系的调整(6)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2013年6期 王侃 参加讨论

    注释:
    ①相关法语评论可同时参阅《〈兄弟〉在法语世界》,蔡丽娟等译,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2期。
    ②莫琳·科里根:《〈兄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载《上海文化》2009年第6期。
    ③茨威格:《三大师传》,申文林译,高中甫校,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52页,第48—49页,第53页,第63页,第74页,第70页。
    ④⑤巴赫金:《导言——问题的提出》,见《巴赫金全集(第6卷)·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李兆林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第165页。
    ⑥事实上,英语媒体也确有零星的评论将余华与拉伯雷并提。如美国的《科克斯评论》就余华的《兄弟》而发表书评说道:“这是一部伟大却又埋藏着深刻的缺陷的作品,如同左拉、路易—费迪南·赛林或(在值得商榷的意义上的)拉伯雷的佳作。”原文为:A deeply flawed great novel, akin to the best work of Zola, Louis-Ferdinand Celine and, arguably, Rabelais.见Kirkus Reviews,2008年12月15日。
    ⑦杭零、许均:《〈兄弟〉的不同诠释与接受——余华在法兰西文化语境中的译介》,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4期。
    ⑧英译对《兄弟》的“去粗鄙化”处理,尚有出于其女权传统等方面的“政治正确”的考虑,情况较为复杂。相关论述可参见王侃:《中国当代小说在北美的译介和批评》,载《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
    ⑨刘浚:《莫言——更富有历史感的中国作家》,载《中国日报·中文国际版》2012年10月10日。
    ⑩有关于此,可参考德国汉学家顾彬的说法。他曾说:“带着有朝一日会得到丰厚回报的错误企盼,我用动人的言辞对一些(中国的)平庸作家的作品进行了译介。……现在,可能会有人提出反驳:中国毕竟还是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小说家的。目前,他们已在西方有了自己的代言人并从中大赚了一笔。没错!不过,他们作品的德译本或英译本却常常要胜过原作,因为翻译者明白其作品是怎么一回事儿。”见顾彬:《我们的声音在哪里——找寻“自我”的中国作家》,载《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2期。
    (11)顾彬:《从语言角度看中国当代文学》,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顾彬在此文中举例说:作为一个犹太人,葛浩文在翻译姜戎的《狼图腾》时对其进行了重大删改,删除了原著中的“法西斯主义倾向”以及反思汉族问题的内容,从而保证了它在西方语境中的“政治正确”,依据此书英译版转译的德文版自然也是如此,从而使这本小说在美国和德国都成为畅销书。“如果没有葛浩文的话,这本书也许就不会畅销,可以说是葛浩文创造了一本畅销书。因为是他决定了该书的英文版应该怎么样,他根本不是从作家原来的意思和意义来考虑,他只考虑到美国和西方的市场。”
    (12)王丹阳:《想当莫言,先得“巴结”翻译?》,载《广州日报》2012年11月2日。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德译本通常转译自英译本的问题,顾彬也有过更为正式的说法:“中国当代小说家能够拥有美国最好的翻译家,他就是……葛浩文。德国某一个出版社发现葛浩文在美国翻译出版过某一个中国作家的小说后,就会马上决定在德国出版他的小说,然后就会买下这本书的版权。……他们会找德文非常好但不懂中文的翻译家,让他们从葛浩文的英译本把中国当代作家的小说转译成德文。”引文出处同(11)。
    (13)张英等:《葛浩文谈中国文学》,载《南方周末》2008年3月26日。
    (14)虽然必须考虑“西方”内部诸如地缘、族群、语言、文化等种种差异,但相比较于与“中国”之间的结构性差异而言,这些差异都并非结构性的。在大体层面上,“西方”相对于“中国”而言仍是一个整体。
    (15)王侃:《中国当代小说在北美的译介和批评》,载《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
    (16)约翰·厄普代克:《苦竹:两部中国小说》,季进、林源译,载《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4期。
    (17)刘海平:《赛珍珠与中国》,载《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18)(23)赛珍珠:《中国小说》。此文作为“附录”刊载于《大地》,第1083页,王逢振等译,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
    (19)参见赛珍珠:《东方、西方及其小说》,张丹丽译,姚君伟校,载《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20)希拉里·斯波林:《埋骨:赛珍珠在中国》,第109页,张秀旭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年版。希拉里·斯波林在这部关于赛珍珠的传记中还曾这样写道:“赛珍珠写作……先是用汉语思维,然后转换成简洁、清晰、明快的英语句子,‘读起来像《圣经》的风格,但是生动形象,如同汉语的思维和写作’。……如果把它们都译成汉语,几乎不需要作什么改变。……她用英语说话的方式如同中国人说他们的母语一样……”见该书第148页。
    (21)《大地》出版不久,即有留美中国学者江亢虎(蒋康户)对之提出严厉批评。尽管如此,江亢虎仍然肯定地指出,当他在读这部作品时,“立即认出作者受了中国著名小说《水浒传》影响”。见江亢虎:《一位中国学者对布克夫人小说的观察》,载郭英剑编《赛珍珠评论集》,第13页,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
    (22)Helen Foster Snow: My China Years,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1984, p.19.转引自《大地三部曲》,第7页,王逢振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24)(28)格非:《中国小说的两个传统》,载《小说评论》2008年第6期。
    (25)王寅、宇文所安:《如果美国人懂一点唐诗……——专访宇文所安》,载《南方周末》,2007年4月4日。
    (26)宇文所安:《他乡的石头记》,第347页,田晓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7)可参看1929年出版的由英国诗人威特·宾纳(Witter Bynne)和江亢虎合译的《唐诗三百首:群玉山头》(据蘅塘退士所编《唐诗三百首》译出)。但凡粗通英语并对唐诗略知一二的中国人,通过对这个译本的阅读,都不会认为它跟唐诗有什么语言学和诗学上的深切关系,并会对唐诗的可译性持审慎和悲观的看法。
    (29)莫言:《檀香刑·后记》,第518页,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30)王侃、余华:《我想写出一个国家的疼痛》,载《东吴学术》2010年创刊号。
    (31)顾彬:《我们的声音在哪里——找寻“自我”的中国作家》,载《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2期。
    (32)郭庆藩:《庄子集释》,第438页,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
    (33)张清华:《现代性逻辑与文学性危机》,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