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李善注《文选》之体例论略(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翔翥 参加讨论

    今人骆鸿凯著《文选学》一书,其《文选学·源流第三》亦刺取诸说,汇辑众例。骆氏云:“昭明选文,著其例于序内。李善缉注,则散其凡于注中。此盖远本左氏作传,立凡五十,散在各篇,以发明《春秋》之例。可谓于古有征矣。”
    骆氏之后,《文选》注例之研究,代不乏人。诸如李详《李善文选注例》、普暄《胡克家〈文选考异〉叙例》、黄永武《〈昭明文选〉李善注摘例》、王礼卿《〈选〉注释例》、李维棻《文选李注纂例》等,皆为《文选》注例研究之重要成果。
    李善注例,随文标示,注例甚多。有显标于文中者,有不显标而散见于各篇注释之中者。这些显隐之例,成为李善注释《文选》之纲领和注释内容之细则,也构成了李氏注释之成规与惯例,是通晓李善注释之学之津逮。今综合其书,参照前人之说,以“显”和“隐”这两种形式,详述其例,加以探究。
    首先,就“显”这种方式而言,李善将注释之体例随文标出,即凡例散见于注释之中,每于某一情况始见之处则发凡起例。这种情况,往往使用“他皆类此”四字以表明。如此,则注释之体例因具体事例而发,以引起读者注意,也易于读者在阅读之中接受和理解。这有以下诸种情况:
    一、探语源 溯流别
    (1)举先以明后之例
    班孟坚《两都赋序》:“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注:“《毛诗序》曰:诗有六义焉,二曰赋。故赋为古诗之流也。诸引文证,皆举先以明后,以示作者必有所祖述也。他皆类此。”
    此为李善注释中开宗明义之第一条体例。“举先以明后”,交代班孟坚写作此句乃有所本,即祖述《毛诗序》之言。这里“祖述”有效法;仿效之意。如《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六:“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李善在注释时注重探求原文用语之来源,这是注释之重要原则,也是李注的主要内容之一,此例贯穿于李注全篇之始末。
    (2)引后以明前之例
    班孟坚《两都赋序》:“臣窃见海内清平,朝廷无事”。
    注:“蔡邕《独断》,或曰:朝廷亦皆依违尊者,都举朝廷以言之。诸释义或引后以明前,示臣之任不敢专。他皆类此。”
    所谓“引后以明前”,意为李善在注释时,有时又征引后于该作者时代的作家作品,以为诠释。这里即征引后于班孟坚一个世纪的蔡邕之言来解释。李善这样做的目的:一则征引权威之论;二则探寻班孟坚语意之流;三则表明对于文本的诠释“不敢专”,即自作主张。
    又,曹大家《东征赋》:“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
    注:“陈思王迁都赋曰:览干元之兆域兮,本人物乎上世,纷混沌而未分,与禽兽乎无别。椓蠡蜊而食蔬,摭皮毛以自蔽。然陈思之言盖出于此也。”此即引后明前之例。
    (3)引同时文以相明之例
    何平叔《景福殿赋》:“温房承其东序,凉室处其西偏。”
    注:“温房、凉室,二殿名。卞兰《许昌宫赋》曰:‘则有望舒凉室,羲和温房。’然卞、何同时,今引之者,转以相明也。他皆类此。”
    所谓“转以相明”,意为李善在注释“温房”、“凉室”二词时,征引与何平叔同时代人卞兰《许昌宫赋》中用例,用同时代人用相同词汇的实例,以印证原文用词的含义。如此比照,不待训释,则“温房”、“凉室”意义显然。李善不征引三国魏曹植《七启》:“温房则冬服絺绤,清室则中夏含霜。”(这里温房,指温暖的房屋。清室,指清凉的屋室。二者词义迥异。)也不征引唐王勃《干元殿颂》序:“温房伫幸,煦芳景于佳辰;凉室乘闲,凛徂颷于火序。”(这里温房、凉室,指宫殿名。因王勃后于何平叔时代远甚。)
    又,曹子建《洛神赋》:“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注:“繁钦定情诗曰:何以消滞忧,足下双远游。有此言,未详其本。神女赋曰:动雾縠以徐步。绡,轻縠也。”
    此为引同时代人以证之例,只是李善未加说明而已。
    关于李注每征引同时人语作释,颇为后人訾謷。但清人陈僅在《读选意签》中云:“可以为法”。
    从上面可以看出:李善引诸文为证,不仅征引先于原文之文,而且征引后于原文之文以及与原文同时之文。从而表明其注释时对于语源的上下探求与良苦用心。这种探源溯流是以原文为中心,瞻前顾后,上下贯通,兼及同时,是一种立体式的的追踪与贯通。可见李氏注释时广阔的学术视野,渊博的知识储备,灵活的注释方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