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戴锦华:中国的资本逻辑如何统御文化市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搜狐文化 newdu 参加讨论

    编者按:2015年中国电影奇迹依旧在继续,巨大的电影市场蕴藏着“芝麻开门”式的宝藏,身处其中的人很难不被卷入市场漩涡。戴锦华坦言,“没有足够有力的内容来填充巨大的电影工业和电影市场,尤其是上半年整个的电影市场几乎到了令人绝望的程度。”
    市场当然不能不依靠,但市场不应该是左右整个电影行业的唯一指标。戴锦华一直认为让资本逻辑来统驭文化领域一定会造成很大的问题,因为资本是要追逐利润的最大化。那么电影人如何去做?中国电影如何走出令人绝望的境地?为什么中国一直出不了像塔可夫斯基这样的电影大师?这都不是苛求,应该改变。
    在挂着“詹姆斯•迪恩,切•格瓦拉,玛丽莲•梦露,让•吕克•戈达尔”这些“无音反抗”的艺术家相片的墙壁前,戴锦华接受了搜狐文化的专访畅谈了她个人的看法。以下是采访的上半部分全文:
    嘉宾介绍:戴锦华,1959年生于北京,从事大众传媒、电影与性别研究。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兼职教授。出版著作《浮出历史地表--现代中国妇女文学研究》(与孟悦合著),《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雾中风景》,《昨日之岛》等。
    
    戴锦华
    中国电影工业依然在造奇迹,但同时令人绝望
    搜狐文化:如何总结2015已经过去大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
    戴锦华:我们的中国电影奇迹在继续,产业的扩张、规模、票房的记录在不断的刷新,可以用史无前例这四个字来形容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电影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但与此同时问题也就更加凸显,软件的发展大大落后于硬件的扩张。没有足够有力的内容来填充巨大的电影工业和电影市场,尤其是上半年整个的电影市场几乎到了令人绝望的程度。但是暑期当中的《大圣归来》和《捉妖记》还是给人一点希望吧,因为它们是所谓良心之作,它们在尝试达到一定的工业水准,同时也在尝试附载某些正面的价值表达,在这个意义上非常绝望的状态还是有一线光明吧。
    搜狐文化:有您印象特别深刻的电影吗?
    戴锦华:如果从整体来看的话,今年中国电影的工业水准上在提升,今年中国电影的年产量达到了700部,这700部还没有包含对数量非常巨大的独立电影的统计。但是今年缺少像《推拿》这种令人兴奋的院线电影。但是如果从包含了独立电影,很多小成本制作的整体电影市场来看还是有好电影的。
    搜狐文化:艺术电影本来的小众属性,同时导演可能还希望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去观看,如何来调和这个矛盾?
    戴锦华:我基本上不同意你的描述。用商业大剧片的观众群体的评价来衡量艺术电影是不公平的。我觉得艺术电影毫无疑问是小众的,但是同时你要看到艺术电影也是小成本、小规模的。所以它对于观众和市场的要求和商业大片是完全不同的,它所要求的市场不是商业大片式的市场,它要求的票房也不是商业大片式的票房。比如说《捉妖记》票房到了七、八亿的时候还没收回成本,当然这也与它的一些特别因素,包括重拍因素有关。大的投资规模就要求那样大的市场。而所谓艺术电影要求的是一个很小的市场,现在讨论像王小帅《闯入者》所引发的矛盾,我觉得是人们在建立了一个悖谬的表述之后来指责王小帅,既然是艺术电影你为什么还要市场。艺术电影也是工业和市场的产物,艺术电影当然要市场,但是它要的市场只是某一个分众市场。《捉妖记》必须覆盖中国的电影市场才能收回成本。而像《闯入者》,它只需要找到它的观众,它的观众也能够找到它。事实是在当前的中国电影市场中,连分一杯羹的份额也不给艺术电影,所以普遍出现的情况就是艺术电影排片在早上10点和晚上10点之后,甚至有些电影的排片档就是一天,叫做“国产电影一日游”。这样就造成艺术电影根本没有机会去遭遇它的观众,热爱这些电影的观众也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影院去看它们。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应该是分层的、分众的,让不同趣味的观众都能在影院中找到他的影片。你根本没有给艺术电影市场机会,这个市场是不健康的。
    搜狐文化:艺术电影有自己的观众,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票房,为什么院线在拍片时会把它们排在一个“尴尬”的时段?
    戴锦华: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因为我们现在绝大多数院线同时属于大制片公司。这样就形成了天然的垄断,院线当然会推自己公司的电影,而不会推其他公司的电影,尤其是其他公司的电影又不可能创造巨额利润的时候。我一直认为让资本逻辑来统驭文化领域一定会造成很大的问题。因为资本自身的逻辑就是追逐利润,追逐利润无可厚非,问题是资本的逻辑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
    如果能够有恰当的方式让它们的观众找到这些小众电影、艺术电影,它们也能遭遇到它们的观众的话,艺术电影也是可以产生利润的,但一定不是巨额利润。艺术电影是有利可图的,但是是无暴利可谋的。但是当整个电影市场的逻辑是谋暴利的时候,这些艺术电影当然就是“鸡肋”。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必须是分层的,因为艺术电影始终在整个商业工业系统当中扮演的是试验室和发动机,没有艺术电影的大的商业电影的工业系统会很快自我枯竭,即使站在主流商业电影的立场上,我也必须呼吁艺术电影,况且从我个人的趣味和我对电影的社会功能意义的理解上说,我当然更偏爱艺术电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