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推荐词形”标志新纪元——谈研制规范词形所揭示的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8-05-21 华语桥 胡百华 参加讨论
“推荐词形”标志新纪元
──谈研制规范词形所揭示的问题
胡百华*
    前  言﹕自从读到《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草案)》之後﹐笔者为之激动不已﹐《整理表》的正式公布﹐尽管破天荒地看到“奇迹”的出现1﹐他的心情只是喜忧参半﹐因为他似乎看到文献露出一些马脚﹐语委实际管事人以後怎样推行整理表﹐仍是未定之天。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国家的语文政策已经走上康庄大道﹐“推荐词形”的主张﹐代表中国的语文建设脱离困境﹐进入21世纪新纪元。
    一、 单一规范有其大贡献
    笔者在仔细研读《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草案)》之後﹐第一个印象就是﹐该草案所持的原则是“单一规范”﹐即是在众多的所谓“异形词”之中﹐务必要挑出一个规范形式。我们不禁要问﹕处理这一问题有采用“单一规范”的必要吗?
    语文改革采用“单一规范”﹐过去一直有例可循﹐中央人民政府当年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以及简体字的逐批公布﹐所采用的就是单一规范﹐也就是说﹐当年明文规定﹕有关汉语的拼音方式﹐从方案生效之日开始﹐大家一律采用“汉语拼音方案”的办法﹐有关字体问题就一律使用公布的简体字。四十多年来﹐我们的汉语拼音已经广为大众接受﹐并被联合国接受为国际标准﹐简体字则不仅在我国大陆通行﹐而且完全为新加坡共和国采纳﹐世界各国传授汉语更是几乎都一致沿用(港、澳、台及有关少数团体倒是保守一些)。从这些事实﹐我们看到“单一规范”的效力﹐它是革命性的﹐具有强制作用﹐这在必要关键是应该采用这原则的。
    就在这两件必需采用“单一规范”的汉语文改革事件中﹐大家可以看出﹐汉语拼音的采用比简体字的推广似乎更为成功﹐随便举一个例子是“象”不能完全代替“像”的功用﹐又﹐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学者认为一些汉字的统一形式太有争议﹐或是认为有些汉字废用之後代价太大(如苏培成先生最近仍在《语文建设》为文﹐希望恢复“发”字)。文改的主张并没有错﹐只是因为汉语使用人一直都倾向把单音节(即汉字)当做独立语素那麽使用2﹐因此汉语文造字及字义的发展﹐无论是通假字或专用字的采用﹐就似乎都在满足汉语使用人的这项要求。
    二、 是“异形词”﹐还是“异字词”?
    读过草案之後﹐让笔者不能不感到震惊的﹐就是文件(包括工作小组名)所用的“异形词”﹐其名称和所指内涵﹐不尽符合﹐因为他们所谓的“词”实际包括了相当数量的短语(这一用法如果要强辩﹐也许可获原谅﹐因为他们到底在前言第一条说明了他们所谓的“词”就是指“词语”)﹐但他们绝对无法用“异形词”这三个字﹐就可以指明他们所公布的第一批词语﹐都是同音、同义而只是写法不同的一组组词语。
    据一般了解﹐在汉语的文字系统之中﹐凡是“同音、同义而(只是)书写形式不同的”的有关汉字﹐已经习惯叫做“异体字”﹐这次整理表中所谓的“书写形式不同”的异形字﹐绝大多数根本就是不折不扣的不同的汉字。问题在於﹐一个语言的口语(指言语)和代表那些口语的文字﹐在性质上往往是不同的﹐我们汉语的情形更是明显。我们口中说“er4huang2”(二黄/二簧)或“xian2hui4”(贤慧/贤惠)﹐其确定意义通常在语境中可以明白地表达出来﹐而在文字中就要靠其写法加以区别。就刚才所举的例子来说﹐“二黄/二簧”之中因为“簧/黄”的不同﹐在意义的了解上是不尽相同的﹐“二黄”可能让人觉得有歧义 (请比较常用的“二绿”、“二谢”等)﹐“二簧”就能比较确定地表示是戏曲声腔之一;“贤惠”和“贤慧”也不尽相同﹐前者似乎是一般的意义﹐而後者就可能具有“慧巧”或“聪慧”的含义。
    如果整理表上各词语所包括的都是同音、同义而只是形体不同的汉字﹐“规范研制组”的专家何须几乎在每组词语的下面﹐不惮其烦、逐个地反覆讨论有关不同汉字的用法(例如﹐规范组在处理“贤慧/惠”和“秀外惠/慧中”时的饱学表现)。说实在话, 必须把“异形词”正名为“异字词”﹐才可抓住汉字在汉语文中的基本性质和地位。
    三、 不同的“字”有不同意义或功能
    草案似乎把汉语文的问题看得过於简单﹐同时也似乎认为可以采用“快刀斩乱麻”的办法﹐把有关字词的各种棘手难题解决。笔者听说﹐即使是看似相同的词语之间的含义或作用﹐也多半不是那麽肯定﹐黑白分明﹐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作过这些说明之後﹐笔者只拟在下面就有关词语在表义或作用方面明显地不相同的﹐提示性质地约略分项﹐随手举几个例子﹕
    1. 实际所指不同的:定/订单(正式公布的整理表倒已有说明)﹐服/伏罪(後者还有别的意义)3﹐乌/污七八糟(前者表达一般的意义﹐後者特指带有脏污的含义)﹐等等。
    2. 给人“具体印象”不同的﹕鬓角/脚﹐正经八摆/百﹐把式/势﹐红通通/彤彤﹐等等。4
    3. 同一读音大家用不同汉字﹐往往也跟字的读音有关﹐草案所选的一些词形在读音上就让人感到困惑:“分子”有两读(“份子”只有一个读法)﹐“称心”可能读成两样(“趁心”一个读法),“红通通”显然比“红彤彤”更容易读对(後一词形美是美﹐但极有可能让按字取音的人犯错)﹐“赐与”也可能比“赐予”容易读对, 整理表处理“妙招/妙”就似乎考虑到这点5﹐等等。
    4. 有关修辞问题﹕匆促/猝(後者往往含示事出突然)﹐信口开河/合(後者是“平实”的说法)。
    可以说﹐用字不同了﹐其含义、作用等﹐就可能不同﹐在文学作品或正规写作中这类的问题根本就占着一定的地位。我们想禁锢我们的文字的表达方式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