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生活,就有人纪念他们 活过、爱过、死过,一去不回头 ——骆一禾 齐海滨老师是上世纪末法学界的风云人物,在风云际会的1980年代曾经开创过法理学与法社会的大局面。可惜我生也晚,入行已是本世纪的事情,十余年中,竟从未听闻过这位牛人,只因他于1990年代初即乘桴浮于海,隐居北美纽黑文二十余年。 五年前我有缘与齐老师供职于同一单位,得以从习于门下,近距离观察他的事业人生,现在又得见本书,在书中“古典”与生活中的“今典”相互释证之下,中国法理学的许多未解之谜,逐渐向我开启了大门。 这本书规模虽小,但体大思精,堪称一代法律人的史诗,而这部史诗的母题,则是一个法学家的还乡,或者说,一代法学家的还乡。齐老师由南国而北国,由北国而外国,由外国又回到中国的人生履历,其实不仅是个人人身轨迹的漫游,其实同样是中国法学的漫游。以齐老师的思维模式与写作风格,他不愿去意思考"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样的抽象问题,而更愿意选择践行的方式去亲身寻找这个方向,他的行止,既展出一种宏大的规模与气象,又不乏一些任性与散漫。惟其如此,才真实而丰富地为我们展现出近30年中国法学界更多的真切记忆。最终,游历四方后,齐老师选择了还乡,这一个人人生经验的背后,未必没有隐喻着中国法学的路向。 齐老师的人生经历丰富曲折,见证了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诸多历史性事件,他初至美国,填写履历表时,令美国同龄朋友不禁惊叹:your life is too long.其实,个人人生经历的曲折、漫长,反过来看,正体现了国家民族发展、变化的迅疾、猛烈,这样才使得短暂的个人生命历程中能出现如此丰富多样的人生状态。 读书习律之君子展读此书,一定可以生动了解国家民族发展的一段历史,和这段历史中一个学术人的心路历程。 齐海滨老师是个天生的教师,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尽管他本就是个谦谦君子,又居西方有年,善于交流沟通的商谈之道,对不同学说,立场能有多元观点与理解之同情,惟其心中其实自有不移之定见。所以,在本书平淡如水的叙事下,常常隐伏着波澜,用他自己的说法:“我们可是毛时代当过兵的人”,笔端偶露峥嵘,反为流畅、平淡的主色调增添色彩。齐老师自己亦将本书视为史诗,笔则笔之,削则削之,不稍假借。颂其诗而知其人,读书习律之君子如能透过文本,而体悟其中的隐微教诲,又当增添一分与智者对话的愉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