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谈谈几点想法。 由香港流通的词语所反映出的和内地词语的差异,联想到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范围应当开放一些。好比现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改革,对外开放,对内搞活,这样就产生了一批新词语,也有一些历史词语又被重新起用。这是词汇学、社会语言学都要研究的。同时,词汇研究也必须注意到要实行一国两制、50年不变的香港,以及未来的台湾省和平统一政治经济制度长期不变这样一个现实。词汇的共时研究不能只限于内地,要把研究的范围开放到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省以至海外华人社会,研究现代汉语词汇在不同地区使用中的变异现象。 从研究的角度说,注意到词汇的变异情况,才能准确地描写现代汉语词汇,只注意到一时一地,忽略了一时多地,那描写至少是不够完整的。比如,香港流通的词语里,吸收了大量音译的外来词,这是因为香港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提供了条件。描写现代汉语的外来词,如果忽略了对香港外来词的研究,那会是个缺憾。吸收外来词是丰富词汇的重要手段,何不把香港看作是吸收外来词的一个重要基地,一个重要窗口,经过大量吸收,再来一番选择,把适应于全民用的,带到现代汉语词汇库里。这样作对汉语吸收外来词会带来积极作用。如果只是看到吸收外来词太多污染了汉语,那是不够辨证的。如果进一步要求香港不该吸收那么多外来词,那也是一种主观的想法,吸收多少体现了交际的需要,不因任何人想法而转移。 从实际的角度来说,注意了词汇变异现象,扩大了研究范围,会有利于沟通。目前,港人看内地报纸,内地人看香港报纸,都会看到一些陌生的词语;在口头交际上,词语的变异也使得双方多少有些隔阂。词汇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者应充分提供词汇的资料,以使一方熟悉对方流通的词语。 接着,想到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问题。通常说,普通话是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语音、语法的标准都明确指出了,只是没有点明词汇。一般的理解是,词汇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这自然是个范围。以现代汉语词汇实际包括的范围看,限定在北方方言为词汇基础就有局限性,因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因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所产生的词汇变异情况就很难反映出来。 不能不看到书面语言在规范词汇中的巨大作用。实际上,如果是以现代书面语言所使用的词语作为词汇规范,更能反映出词汇的民族共同性,因为书面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的文字加工的规范化的形成。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 以现代汉语的典范作品(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类作品)使用的词语为现代汉语的词汇规范。 现代汉语的典范作品,就题材来说,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作品,体裁不限;就范围来说,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省及海外华人社会的作品。以文学作品来说,各地的名家名作都是典范作品。 这样,是不是忽略了口头语言中的词汇呢?一般地说,书面语言是口头语言的纪录,即便是口语色彩极重的词语,在文学作品中也是有收录。为避免遗漏,可在几个不同社会形态的地区定点分别作口语词汇的调查,摒除方言词,留下规范的口语词,以作为补充。 如果把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范围扩大了,把词汇规范的基础拓宽了,那么词典编纂,词频统计,教材编写等工作也要有相应的变化。 一部规范性的大词典是现代交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它也标志了对几乎是全部汉语词汇的规范的具体认识。词典编纂在收词上应该开放些,注意吸收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社会流通的词语,并且在释义上持客观说明的态度,如实反映出它的意义、用法。把由于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词汇变异现象反映在词典里,这不仅从数量上丰富了词典,也从内容上提高了词典的质量,它对使用现代汉语的人,不管是生活在哪个角落的人,所起的咨询作用也会大大提高。 词频的统计,可能要分不同社会地区分别来做。在中国内地出现频率很高的词,在香港可能出现的频率很低,反之亦然。就词汇的构成看,通常分为基本词,一般通用词,专业词(行话术语)以中国内地和香港来作比较,这三部分词的实际构成情况会有差异。比如,在内地,下列各词都是在《使用度最高的前8000个词词表》(见《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中的前500位(依使用度次排列) 教材编写是很重要的事,关系到后代对文化知识掌握得快慢的问题。以中国语文课本来说,小学有个汉字教学的问题,首先要学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字词,各社社形态不同的地方情况不同,教材编写首先要考虑到本地的实际。到了中学,选材范围要注意开放,内地教材可使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的名家名作有定比例入选,同样,香港教材也要进入一定比例的内地作品,这样做下去,对后代在语言上的沟通,思想上的沟通总是有益的。 这几点不成熟的想法,可以借用内地常用的一个词来小结,就是希望现代汉语的词汇研究 “对外开放”。 (提交中国语言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刊于《双语双方言》,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