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姜涛,北京大学中文系 内容提要: 1920年代,在胡适有关青年问题的言论中,包含了一个基本前提,即:“常态”社会与“变态”社会的区分。无论是强调“救国不忘读书”...
作者简介: 蒋原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胡适《白话文学史》的细致分析,揭示出该文学史是怎样通过体例的安排和对具体诗人和诗歌的选择,勾勒出“白话—乐...
3月7日《新京报》消息称,3月6日上午,“周海婴藏鲁迅文物移交入藏仪式”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行,18种20册,总估价1200万元的鲁迅题赠许广平的著译图书入藏鲁博。其中提到,鲁迅在...
霍俊明/杨庆祥 时间:2009年12月9—10日,深夜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杨庆祥:首先我想祝贺你《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这本著作的出版发行,说实话...
丁文 有关周作人文集的版本校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正如 王风 先生在《废名集·后记》中提到,这是“一个人也做不了”①的工作。事实也确实如此。但虽然工程浩大,仅凭个...
——略论郑振铎与中国新文学 今年(2008年)是郑振铎先生诞辰110周年和逝世50周年,国家图书馆隆重举办活动来纪念这位文化界先驱、卓越的文艺家和学者,甚觉难得。兴奋之余,勉作...
邵燕祥 袁可嘉 先生《诗三首》,指的是他发表于 1948年10月2日 《新路》周刊第1卷第21期上的《诗三首》,计:一,《香港》,二,《北平》,三,《时感》。 《新路》是一批教授、学...
温儒敏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从建立到现在,有六十多年,前后大致有四代学者。20世纪50年代之前,现代文学(或称“新文学”)研究还只是“潜学科”,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1...
周展安 从1920年青木正儿在《支那学》上将鲁迅称之为“有远大前程的作家”至今,日本的鲁迅研介已近九十年。这中间,具有界碑意义的研究者是1944年出版《鲁迅》的竹内好。在这本...
解志熙 收集在这里的沈从文佚文废邮十四篇,是我和裴春芳、陈越两位同学近两年来陆续发现的。其中《废邮存底·致丁玲》、《废邮存底·辛·第廿九号》、《敌与我》、《新废邮存底...
宋剑华/邹婧婧 【内容提要】《伤逝》是鲁迅小说创作当中题材独特、寓意深刻的作品文本。作者通过主人公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对于五四思想启蒙运动作了形象生动的深刻反省。...
张文东 可能,关于张爱玲小说的“政治叙事”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尤其近年来随着《秧歌》和《赤地之恋》等作品解读语境的变化,对这类公认具有“政治情绪”的作品,已经...
张向东 【内容提要】从形式上而言,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最大的区别,在于语言的通俗化、大众化和精确化、科学化。这一方面表现为白话的采用;另一方面,书写形式的变化。这构成...
孙玉石 翻阅抗战时期重庆出版的文学杂志,于一份过去不被注意的《文风杂志》上,得到冯雪峰署名“画室”、“雪峰”之杂文多篇。仔细查阅《雪峰文集》,这些文章,已全都收入。...
张先飞 【内容提要】文章认为由于人道主义更多的是一种实践哲学、道德哲学,当下我们更需要把关注点集中于它的实践价值与道德价值之上。其次,我们在研究评价“五四”现代人道...
方锡德 【内容提要】新发现的老舍、王冶秋等作家的书信、吴组缃的手稿和相关文献资料说明,1940年代发生于重庆文坛上的人名诗写作活动有一个发展过程,并在1941年4月达到高潮。这...
姜涛 【内容提要】本文以《幸福的家庭》为讨论对象,探讨了20年代新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室内作者”形象,即一个苦闷的青年作者,处在幽闭的室内,挣扎于文字之中,想要完成...
商金林 【内容提要】裴春芳在香港1940年代《大风》半月刊上发现了沈从文的两篇小说《梦与现实》和《摘星录》。《沈从文全集》第十卷里的《摘星录》原是刊登在《大风》半月刊上...
栾梅健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地阐述近现代上海社会转型的历程,并从现代派作家成员结构的细致分析入手,认为现代主义作品在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上的怪异、夸张与虚幻,正是现代...
栾梅健 【内容提要】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其实是作家在理解与处理文学创作与现实关系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和遵循的原则;而我国近代以来所形成的社会与文化转型,正是建立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