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克智论辩的兴起和传承,在客观上激活了史诗演述的口头传播和动态接受,使这些史诗传承人脱离了各种文本的制约而走向面对面的社群,融入民俗生活的文化情境中,并在特定...
自80年代初始,我国政治、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也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而日益增长,维吾尔文学的发展也一改迟疑、观望的步履跨入了勇敢探索的阶段。...
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老作家萧乾踏上了内蒙古的土地。这块土地,较之其他地方,对他有一种特异的魅力。他以对草原、对家乡的挚爱,唱出了扣人心弦的新时代的颂歌。 《万里赶羊...
■ 演讲人简介: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史诗研究学会会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少数...
[摘要]20世纪60年代起,欧美学者对19世纪以来民俗学研究的许多观念进行了反思。这种反思主要集中在口头传统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上:口头文学的创作与表演、作者与文本、传统与创...
提要: 纳西族口头传统源于纳西族先民的生产生活,依靠世代口耳相传、集体再创造而生生不息,成为一种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文化事象。外来文化影响及语言区域的不同也会导致口头...
A文化的归属:文化价值取向的民族本位意识 丰博绚烂的中国文化,是由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新时期少数民族作家意识到向本民族历史文化土壤的掘进,是一种历史的自觉。立足于...
内容提要 口头文学作为口头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口头文学进入文学史叙述经历了持久的讨论,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证主义和形式...
本文基于2006年10月在西南地区民主改革口述史研究计划培训会上的讲座写成。文章论述了口述史的国内外研究概况,阐述了人类学与口述史研究之间的密切关系,探讨了口述史与口承传...
晚年的李乔,迎来了又一个艺术丰收的岁月,仅1989年一年,就有两部长篇小说《未完的梦》(人民文学出版社)、《彝家将张冲传奇》(四川文艺出版社)相继问世。 李乔30年代以一篇报告...
[摘要]本文(上)从概念上对克智论辩相关地方语汇和专用术语进行了重新界定与阐释,并转换为系统的学术表述;同时针对不同表演情境中的克智论辩活动,从论辩方法、论辩程式、话语...
欢迎来到通道项目 通道项目的主要宗旨是向大家展示人类最古老与最先进的交流技术-口头传统和互联网-之间的相似和相通之处。 虽然这两者之间存在着表面上的不同,但是从根本...
屈永仙,傣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南方民族研究室。2006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得历史学与法学双学士学位;2009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法学硕...
思考之一;传统的没落 我曾经作为一篇类似于随笔的东西,表达了对20世纪纳西族作家文学的惆怅之感。一个世纪滑过历史拱形的白色圆顶,它对纳西族文化的经验而言,是一种潜在的...
一 黎族文学的发展,其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批执着而坚韧的文学跋涉者的出现,首次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队伍,并以实绩开创出一个作家文学的新局面,从而结束了黎族文学史上单...
本文在两种意义上使用摹仿概念:第一,在一种民族的文学与另一种民族文学的关系中,其中一种为另一种提供了或仿佛提供了典范范本。第二,在文学作为艺术对生活的反映表现和...
朝戈金 (民俗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研究员) 这里,我们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谈论民间口述。民间口述的材料包罗万象,史学家从中发现了历史的表述和再造;民俗学...
纳日碧力戈 (民族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 按照人类学进化论传统,人类学研究史前民族或者无文字民族,文字的发明和铁器的使用一道,成为文明与野蛮的分水...
*谚语*之通鉴 (An Almanac of *Proverbs*) 约翰迈尔斯弗里 (John Miles Foley) #1. Oral poetry works like language, only more so. 口头诗歌与语言的运作规则一样,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2. Oral poetry is a very plur...
[摘要]大小凉山有极其丰富的本土口头文论,其中克智(kenre)作为口头论辩活动流传于以美姑为中心的义诺彝区。然而,这一民间口头艺术的成就,很少得到学界的关注。负载其中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