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瑞典图书市场上占据畅销榜首的作家姓名和东京、纽约或上海的相差无几,无非是尤·奈斯博、埃琳娜·费兰特、乔乔·莫伊斯、丹·布朗之类——这是惊悚和犯罪小说、言情小说畅...
为了逃避失去至亲的痛苦,少年默多和父亲离开了苏格兰前往美国。他们沉浸在悲伤中而愈发沉默与疏离。直到女孩萨拉如欢快的旋律一般闯进默多的世界,一切都变得灵动起来。音乐...
2018年,一部名为《柯莱特》的传记电影重新将这位20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女作家拉回大众的视野。这部电影由英国当红演员凯拉·奈特莉主演,主要讲述了柯莱特告别乡村生活,嫁给文学...
1927年5月,我购买了一本世界经典版的《瓦尔登湖》,价钱我想是九角钱,我把它塞进口袋便于阅读。从此以后,我到哪儿都带着它,在小汽车上、在公共汽车上、在船上,因为它是我...
现代诗歌一直以艰涩难懂闻名。对于它,读懂已属不易,细品更是困难,而背诵它则是几乎不可能的了。最后一件事是如此的困难,以至于它让你觉得现代诗歌根本不是要被记住,也不...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简·爱》,讲述了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平凡女子在磨难中不断追求独立与尊严,最终与所爱的人结成连理,获得幸福的故事。 这部作品被誉为英语文...
提起威廉·巴特勒·叶芝的经典诗歌《当你老了》,人们无不为其中的缱绻深情而感动。今年是诗人叶芝逝世80周年,有多少人是从《当你老了》这首诗认识了叶芝,或许还知道些关于他...
小说这个词,在英语里就包含着创新的意思。小说的创新,在形式上花样很多。我今天主要讲小说形式创新问题,介绍一些异态小说。异态,就是异样的状态,异态小说是不同于一般比...
◆英国作家萨拉·沃特斯近影。(世纪文景供图)▲萨拉·沃特斯“维多利亚三部曲”(从左至右)《灵契》《轻舔丝绒》《指匠》书影。(世纪文景供图)◆英国作家达芬妮·杜穆里埃...
《我发现了》最初译于1994年1月6日至2月13日,作为拙译《爱伦·坡集:诗歌与故事》的一部分,于1995年3月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当年没有电脑和互联网,纸质资料也极其匮乏,加之译者...
《爱达或爱欲》创作于纳博科夫的晚年,是其倾尽心血打造的巅峰之作。这部长篇小说与《洛丽塔》《微暗的火》一起,构成了纳博科夫最重要的文学三部曲。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名...
诚如卡尔·休斯克在《世纪末的维也纳》一书,说:“新人(指科柯施卡与荀白克)所造成的震撼让社会产生反感:这种反感让他们更加疏离。而疏离又形成了他们新探索领域,在精神上和...
2月9日,关于已故传奇音乐人大卫·鲍伊的纪录片《大卫·鲍伊:最初5年》在英国广播公司第二频道首播,这是鲍伊纪录片三部曲的终结篇。鲍伊生前没有出版过自传,如果想了解他,下...
春节档期上映的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掀起一股太空热潮,原本生僻难懂的“刚体洛希极限”“引力弹弓”等科学概念引起了大众的兴趣及广泛讨论,很多科学界人士笑称“此片堪称...
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人们在这一天互诉衷肠,表达爱意,期待爱情的长久。但现如今把什么节日都过成购物节的时代,节日的意义也随之轻浮起来。 一个节日是如何由来的,它有哪些...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在大洋两岸,每次他有作品出版,都会是最受期待的文学大事,除他之外,几乎没有哪位作家能在满世界评论家的认可和大众青睐之间左...
《飞鸟集》是我国最早译介的泰戈尔诗集,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泰戈尔的诗歌在中国精神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为一棵葱郁的参天巨木。这棵葱郁巨木枝繁叶茂,已经生...
当年我身强力壮,粗鲁莽撞, 我摇晃支撑时间的柱子 将生命拉向自己;满身污泥, 我站在岁月土堆的灰尘中—— 损毁的青春在土堆下动弹不得。 我的岁月土崩瓦解, 灰飞烟灭,如同...
塞尔维亚电影导演、编剧、音乐家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小说,就算读到最后几行,都难以猜测故事的落脚点会在哪里。比如《婚姻中的陌生人》中第四篇《肚脐,灵魂之门》,总共2...
作家裘帕·拉希莉曾谈及詹姆斯·索特在写作问题上对她的教诲。索特认为,在事关写作的美学上,要选择最准确的词,“少即是多”;一个情节可同时是一条直线和一幅拼贴画,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