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哈利·波特”的独特魅力 2019-03-20
编者按 2000年,“哈利·波特”中文版引进到中国。19年间,这套书除了备受我国青少年读者的广泛青睐,也不乏众多的成年读者手不释卷。今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又被收入教...
[评论] 安部公房著作《砂女》:社会异化,人无自由 2019-03-20
近日看罢日本作家安部公房的著作《砂女》,讲了一个疲于工作与情感的男教师为了“不使自己在时间的洪流中像‘河床’一样被渐渐侵蚀”,在未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只身来到远方的...
[评论] 私奔、家庭、认知、傲慢与报应——关于《傲慢与偏见》的题外话 2019-03-19
电影《傲慢与偏见》剧照。 ■小说在参与人类的文明史。小说在提醒我们,所谓的文明史,是一部从自我束缚走向自我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向人类的情感、尤其是人类的情爱致敬的历史...
[评论] 《轻舔丝绒》:19世纪末伦敦女权众生相 2019-03-18
取得肯特大学英语文学学士、兰开斯特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后,Sarah Waters(萨拉·沃特斯)在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拿到了博士学位。她的论文题目名为“狼皮与宽袍:1870年至今的女同与...
[评论] 《寻找死亡的男人》:美与死亡的较量 2019-03-18
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1927-),德国小说家。年轻时担任广播电台的自由撰稿人,25岁受邀加入了德国文学社团“四七社”,并在同另一位作家阿尔诺·施密特的谈话中引发了新闻传播...
[评论] 电影《邮差》背后的聂鲁达情诗集——《船长的诗》 2019-03-18
【编者按】 陈黎,著名诗人、翻译家。张芬龄,与陈黎合译书十余种。《诗歌十八讲》是陈黎、张芬龄四十年译诗、评诗的积淀,既有佳篇赏析,亦有会心导读,是一场“理解诗歌”的...
[评论]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2019-03-18
如果说英国作家洛瑞·李“自传三部曲”的第一卷《萝西与苹果酒》是一部田园抒情诗,那么,第二卷《当我在一个仲夏清晨出走》则是一部“永恒的至佳游记”——这是一部以 “出走...
[评论] 从怀特讲起的英伦观鸟文化 2019-03-18
《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 [英]斯蒂芬·莫斯 著 刘天天 / 王颖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12月版 中国古人经常提及鸟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燕子不禁连夜雨...
[评论] 记忆的“幸存者”和小径分岔的弗格森——读保罗·奥斯特的《4321》 2019-03-18
保罗·奥斯特对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追寻具有某种执念,这种创作冲动在其代表作品(《幻影书》《纽约三部曲》《孤独及其所创造的》)等中可窥见一斑,他着迷于时间的流淌、命运之...
[评论] 《佛罗伦萨的神女》:文艺复兴的多元视角 2019-03-18
《佛罗伦萨的神女》 [英]萨尔曼·鲁西迪著 刘凯芳译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7年1月出版 322页,45.00元 2010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杰克·古迪(Jack Goody)爵士出版巨著《...
[评论] “百年孤独”,存于每个人心中 2019-03-18
今年3月初,在马尔克斯诞辰92周年之际,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网飞(Netflix)宣布已获得马尔克斯经典之作《百年孤独》的电视剧改编权,并将用西班牙语讲述这个故事。这将是该小说自...
[作家印象] 激辩的红唇——“桑塔格”是如何诞生的? 2019-03-18
在生前,苏珊·桑塔格就拥有了一大堆光彩炫目的荣誉头衔:“坎普王后”、 “批评界的帕格尼尼”、“曼哈顿的女预言家”、“后现代主义先锋作家”、“文坛非正式女盟主”、“大...
[评论] 《荒原》中的“腓尼基人弗莱巴斯” 2019-03-15
1922年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发表,迄今已将近一个世纪了。虽说现在写诗的人并非越来越少,譬如几乎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手机上撰写各色各样的微信体诗歌,但读诗的人实在是...
[作家印象] 麦尔维尔诞辰200周年:他写出了一个时代的“自我” 2019-03-15
今年,正值麦尔维尔诞辰200周年,麦尔维尔的短篇小说集首次在国内译介出版,让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作家的精神世界。 麦尔维尔,一个长期被忽略的作家。他的代表作《白鲸》...
[评论] 《佛罗伦萨的神女》:文艺复兴的多元视角 2019-03-15
2010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杰克·古迪(Jack Goody)爵士出版巨著《文艺复兴:一个还是多个?》(Renaissances:The One or The Many?,中译本由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出...
[作家印象] 在西欧人眼里,南斯拉夫遍地农民,丽贝卡·韦斯特打破了成见 2019-03-15
丽贝卡·韦斯特,英国记者,旅行作家,《泰晤士报》,《纽约先驱论坛报》,《星期日电讯报》和《新共和国》等作者,也曾为为女权杂志《自由女》写书评,英国皇家文学学会本森...
[评论] 译者是侦探,是挑战思维的勇士——我为什么这样翻译《哈姆雷特》剧本 2019-03-15
上图为李六乙导演的话剧《哈姆雷特》剧照 作为被排演最多的舞台经典,每隔15分钟,全世界就有一台《哈姆雷特》在演出。 此前在上海上演的,是导演李六乙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
[作家印象] 2019澳大利亚文学周作家推介:莫里斯•葛雷兹曼 2019-03-12
Morris Gleitzman Morris Gleitzman is a bestselling Australian children’s author and the current Australian Children’s Laureate. He was born in England and emigrated to Australia when he was thirteen. He gained prominence through his col...
[作家印象] 2019澳大利亚文学周作家推介:理查德•费德勒 2019-03-12
Richard Fidler Richard Fidler is best known as the presenter of Conversations on ABC Radio, an in-depth, hour-long interview program that over the years has put him in the company of the world’s most prominent radio presenters. The progra...
[作家印象] 2019澳大利亚文学周作家推介:许莹玲 2019-03-12
Julie Koh Julie Koh (许莹玲) was born in Sydney to Chinese-Malaysian parents. She studied politics and law at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then quit a career in corporate law to pursue writing. She is the author of two short-story collec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