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为汉语字母词研究提出新视角。首先,我们实现了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字母词自动抽取和计量分析。其次,我们在理论上澄清了汉语字母词中的字母并非拼音字母(letter),而是...
【摘要】语言学理论对自然语言处理的影响不仅可以从基于规则的理性主义方法看到,也可以从基于机器学习的经验主义方法中感到。由于缺乏对社会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了解,目前的自...
一 二十世纪是现代“红学”形成并迅猛发展的时期,也是不同观点“可聚讼而如狱”(俞平伯先生语)的时期,“不仅索隐、考证和小说批评红学三派之间,你攻我伐,无有尽时;同一...
摘要:当前二语学习领域的学习策略研究开始向自我调节研究发展,而国内对此的引介和研究还十分不足。基于此,本文对二语学习研究领域中的自我调节概念与理论引入背景、教育心理...
摘要:文章在语料统计的基础上,依据"帮忙"的离合词特点,对其合用和离析两种情况在语法意义、句法功能、语用特点以及相关格式"忙……帮"等方面的情况做了详细的考察。文章...
摘要:基本单位的切分是第二语言语料处理时的一个重要步骤。对于汉语二语习得研究来说,切分基本单位时还需要结合汉语的特点。本文以T单位为例,结合切分标准与切分目的,制定了在...
摘要:现代汉语中,数量结构可以以补语的形式修饰动词,也可以以状语的形式修饰动词,但是数量结构做状语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数量结构只有在表状态、表趋向、带"了"字及内含结...
摘要:Sorace等学者提出的接口假说(The Interface Hypothesis)认为涉及句法与其他认知层面的接口知识是二语习得的难点所在.基于这一假说的大量研究表明接口知识的习得受到多种因素的制...
摘要:语言距离与语言迁移具有密切联系,客观语言距离使学习者产生或远或近的主观语言距离。从我国彝族地区的情况看,英语是彝族学生学习的第三语言,对英语产生较近的语言距离有...
摘要:修辞美学是美学的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辞格审美史是个亟待开发的新领域,处于当今修辞美不断更新发展的新时代,《中国辞格审美史》是对美学、语言学的新拓展、新贡献。...
【摘要】在汉语修辞的大花园里,有一个被称为奇葩的修辞格:回文。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指出:回文“是讲究词序有回环往复之趣的一种措辞法”。它可分为宽义回文(回环)和狭...
摘要:近些年来, 生成词库论发展极为迅速, 研究规模日益扩大.生成词库论视角下汉语研究的相关工作也在不断向前推进, 取得了不少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文章对目前汉语方面的研究成...
On Dynamic Analysis Grammar:Calculability of Natural Language Act and Its Formal Theory 作 者: 杨光荣 作者简介: 杨光荣(1957-),男,山西太原人,博士,四川大学语言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文...
摘要:文章从形义错配概念的由来出发, 回顾以往对这类现象的研究, 并对其研究远景加以展望.文章认为, 要在形义错配方面再次突破, 需要做到 第一, 对形义错配做出新的界定, 并对其...
摘要: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深入, 第三语言习得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特别是欧洲各国对三语习得研究都已经拥有较多研究成果.通过相关文献梳理, 文章发现研究者们认为三语...
Towards a Multimodally Oriented Theory of Translation:A Cognitive Framework for the Translation of Illustrated Technical Texts 作 者: 安妮·凯托拉 译 者: 王明树/张婷王明树,男,博士,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
摘要:针对汉语教学中同素词易混淆和大纲及教材中同素词词义计数式词库的问题,文章提出基于生成词库理论来统一地、形式化地分析汉语同素词的词汇信息表征框架,举例分析了汉语...
摘要:“进行”和“加以”均属于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典型形式动词,但两者在意义和用法上有诸多区别.现有的对“进行”和“加以”的对比研究多限于汉语内部的归纳分析.本文利用...
摘要:文章以《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为研究材料,考察其中汉泰语多对一易混淆词的数量及类别,然后探索及分析各类易混淆词的问题。最后,针对各类汉泰语多对一易混淆词的问题点...
中国古代有干支纪年纪日之法,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配合,既用以纪年,也用于纪日。从形式上看,此事通常和农历联系在一起,比如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丁酉年”,而新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