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运用穷尽式的方法对《汉语方言大词典》中716个象声词考察,从音节结构、语法特征对其分类描写,认为方言象声词的音节结构可分为五类十六种,其语法功能表现在组合能力强...
摘要:文章从"用户在加工双语词典词条信息时调取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的标准是什么"这一问题出发,抽离出用户和编者两大词典活动主体,以"交际词典学"和"认知词典学"的理论为依...
Pearsall(1998:418)主编的《新牛津英语词典》 (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对“counterfactual”的解释是“没有发生的或事实并非如此”(expressing what has not happened or is not the case)。同...
在殷墟甲骨文中,“自”除了用作名词、副词之外,主要就是用作介词。介词“自”主要有三种用法,即引介时间、引介处所、引介祭祀对象。引介处所的“自”具体说来又包括处所介...
1. 引言 Comrie(1989/2010)根据两个事件之间的形式联系和融合程度,把致使结构分为分析型(analytic)、形态型(morphological)、词汇型(lexical)三类。青海民和甘沟话处在汉语与阿尔泰语系...
一、动词变韵与事件结构有界性的界定 1.动词变韵 中原官话尤其是河南方言中,存在着用系统的动词韵母变化来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的现象,学界一般称作“动词变韵”。关于动词变韵...
1.多层混合之后的无异读现象 方言的叠置中并不是所有音类都会发生文白异读现象,不发生文白异读现象的音类被称为无异读音类(王洪君,2015:102-103)。无异读音类虽然没有异读,但它...
语言,是人类传播思想、沟通交流的工具,是文化传统和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拥有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和印欧五大语系的100多种语言,方言...
0 汉语处置句主要有两大基本类型:一是“介词型”,使用“把”“共伊”(闽语)等介词或介宾型处置标记;二是常说的“复指型”,句末或句中使用第三人称单数代词形式,如“他...
1. 引言 Comrie(1989/2010)根据两个事件之间的形式联系和融合程度,把致使结构分为分析型(analytic)、形态型(morphological)、词汇型(lexical)三类。青海民和甘沟话处在汉语与阿尔泰语系...
语言,是人类传播思想、沟通交流的工具,是文化传统和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拥有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和印欧五大语系的100多种语言,方言...
1.多层混合之后的无异读现象 方言的叠置中并不是所有音类都会发生文白异读现象,不发生文白异读现象的音类被称为无异读音类(王洪君,2015:102-103)。无异读音类虽然没有异读,但它...
Pearsall(1998:418)主编的《新牛津英语词典》 (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对“counterfactual”的解释是“没有发生的或事实并非如此”(expressing what has not happened or is not the case)。同...
1. “橡皮带”效应 语调中“最要紧的变化是音程跟随时间的放大和缩小”,赵元任先生将其生动概括为“橡皮带”式的四种调节模式:(a)↑音高水平整个提高;(b)↓音高水平整个...
0 汉语处置句主要有两大基本类型:一是“介词型”,使用“把”“共伊”(闽语)等介词或介宾型处置标记;二是常说的“复指型”,句末或句中使用第三人称单数代词形式,如“他...
銆€銆€ 鍐呭鎻愯锛?/strong>宸磋但閲戞彁鍑哄璋冨皬璇寸悊璁轰互鏉ワ紝涓鏂囪鐣屼竴鐩村瓨鍦ㄧ潃涓嶅悓鎰忚鐨勪簤璁恒€傝€屽鑷磋繖涓€闂浜夎涓嶄紤鐨...
内容提要: 巴赫金提出复调小说理论以来,中外文论界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的争论。而导致这一问题争论不休的关键点,就在于巴赫金在“外位性”这一重要理论的原论述上,存在着一...
内容提要:在宋代,华夷之辨已经失去了以华化夷的含义,而主要指对地理边界与文化边界的坚守、捍卫。南宋孝宗时期,华夷之辨思想中含有浓烈的民族排斥的观念,形成一种种族或...
内容提要:陆游与杨万里均为南宋重要诗人,但后人对其诗名之大小及人品之高低颇多争议,其中多有不实之词,关于陆游人品的讥议则多属误解。二人之诗学思想均出儒家,然杨万里...
内容提要:在人文经济学的视野下考察《儒林外史》,“谋食”与“谋道”构成了两个互相依存的角度。是否有能力以正当的方式“谋食”,这是《儒林外史》区别“贤人”、准“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