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详辞世》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大家小书”。作者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大家”地位毋庸多言,上个世纪,她的《第二性》风靡世界,被奉为“女性主义的圣经”;而《安详辞世》也...
近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和桂诗春高等研究院承办的“第七届现代汉语句法语义前沿研讨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
摘 要:随着汉语语法学的建立、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入发展,“汉语语法学史”作为汉语语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迅速发展起来。文章讨论和分析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现状、汉语语法学史...
一、前言 一提到「文化共同体」,特别是「东亚文化共同体」,人们往往过于强调「地域」因素。但由于历史、政治、经济、民族、国家等方面错综复杂的问题,这种「文化共同体」存...
汉代学者阅读先秦古书,从训诂的角度认识到先秦古音跟汉代有差别,提出“古音”概念。南北朝时期的学者,在阅读《诗经》等韵文的过程中,意识到按当时语音去读这些韵文,有时...
内容提要: 从汉语史来看,音变过程除了新语法学派主张的“语音渐变、词汇突变”和词汇扩散说主张的“语音突变、词汇渐变”两种模式以外,还存在“语音渐变、词汇也渐变”和“...
摘 要: “闽”在古代字书只有平声的反切, 音近“蛮”或“民”, 闽地读音也只有平声的文白读, 现代官话多读同“闵” (上声) 是后来的变读, 依“名从主人”原则, 应定为“min阳平”。...
古音与今音不同,在今天这是常识。但是在十七八世纪的中国,这却是惊天动地的发现。“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明陈第《毛诗古音考》),直斥时人的蒙昧,...
摘要:情感强化副词是程度副词范畴中很具异质性的一类,研究者们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逐步给予更多的关注。文章对近几十年英汉情感强化副词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与分析,指出情感...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新近的一种预测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二语习得模型——CASP模式。该模型由Filipovic&Hawkins(2013)提出,由4条准则和5条次准则构成,是对一些人类理性行为的整体描述。...
摘要:自生成语法进入最简方案阶段以来,分裂屈折假说促使屈折短语分裂出了体功能语类投射。对于汉语中的体范畴标记,本研究证明与英语体标记采用助动词提升进行句法推导不同...
摘 要: 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 中国文论的外译已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在文学阐释学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系统梳理、理论阐释及微观细读, 可...
内容提要:文言和白话的区别,不在于是脱离口语还是接近口语,而在于文言使用的是上古汉语的词汇语法系统,白话使用的是近代汉语的词汇语法系统。现代汉语的书面语是白话,但...
内容提要:形态变化和虚词运用,两者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对汉语而言,虚词在运用的广度、深度、精度、频度方面是任何其他语言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虚词在汉语...
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文艺理论的大规模传入,文艺理论界先后出现了“方法论热”“观念论热”等知识论反思。其中,发轫最早、持续至今的是关于文艺本体论的讨论。新时期以来文...
内容提要: 历史和文学都是人类自我认识的一种方式,这是文学与历史深层的契合点。对历史的表征和对历史的判断构成文学与历史关系的两个层次。但是文学对历史的表征与判断不限...
内容提要: 历史和文学都是人类自我认识的一种方式,这是文学与历史深层的契合点。对历史的表征和对历史的判断构成文学与历史关系的两个层次。但是文学对历史的表征与判断不限...
内容提要:跨越宗教、传统和习俗,凸显自身的“内在根性”,亚洲新电影以更自我、更灵动的气质,共享、调用、分拆和互补类型元素,创造了当代性和民族性一体的新类型电影,其...
内容提要:罗兰·巴特公开表示过对电影的抵触,但实际上他对电影的态度却是口是心非。本文试图从巴特的两篇电影批评《嘉宝的脸》与《走出电影院》入手,探讨巴特对电影的魅惑...
内容提要:“作为方法”首创于1960年日本竹内好“作为方法的亚洲”的演讲,发展于沟口雄三的“作为方法的中国”,经由孙歌“作为方法的日本”和陈光兴“亚洲作为方法”的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