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双雪涛:上一代人有时越努力越容易失败 2017-10-14
导语:最初知道双雪涛是因为《平原上的摩西》,但这里面的作品,大都是他在成为一个职业写作者之后写下的了。用他的话来讲,在这些作品中,他开始更关注一些细微的东西,努力...
[访谈] 吴国盛:什么是科学,我们远未搞明白 2017-10-14
2016年8月,吴国盛《什么是科学》出版,受到学界同行热烈关注。仅在《中华读书报》上,即有张祥龙、何光沪、刘钝、江晓原等7位学者发表看法,虽然他们中不少人与吴国盛观点并不...
[访谈] 张雅文: 文学是我生命的需要 2017-10-14
张雅文,国家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协名誉副主席。著有《生命的呐喊》《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活着,为了天堂的钟声》《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趟过男人河的女人》《盖世...
[访谈] 冯丽:写作中,与故去的亲人重逢 2017-10-14
冯丽《如归》封面 冯丽 作家、教授。现任职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笔名皮皮,出版有长篇小说《渴望激情》《比如女人》《爱情句号》《所谓先生》,短篇小说集《全世界都八岁》等...
[访谈] 许宏:考古学最终应升华到大历史研究 2017-10-14
[摘要]有追求的考古学家肯定是不满足于盆盆罐罐的研究的,我们的终极理想是透物见人,甚至探究古人的思想。中国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是兄弟学科,而它们作为研究手段,最终都应...
[访谈] 徐杰舜: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民族历史记忆 2017-10-14
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徐杰舜谈即将出版的《汉民族史记》—— 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民族历史记忆 徐杰舜在湖南岳麓书院 从一个原生民族的形成,经族群、文化和风俗的内涵发展,又几经凤...
[访谈] 吴娜:让人人都能沐浴书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司长周慧琳就 2017-10-14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作为全民阅读开展十年来的首个国家级规划,引起各界关注。总局出版管理司司长周慧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访谈] 70后青年作家系列之王十月:收脚印的人 2017-10-14
周培骏 制图 王十月是“打工文学”的代表作家,他曾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从事过25份工作。不同于其他同龄作家,当他们在大学学习或者在机关工作时,王十月曾为了生存,在中国社...
[访谈] 李洁冰:为苏北大地上的“特殊物种”造像——长篇小说《苏北女人》文学对话 2017-10-14
江苏文艺出版社 1.张光芒:长篇小说《苏北女人》,是江苏文艺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一部重磅作品,坊间有着不俗的评价,研究领域对这部作品的关注将会陆续展开,特别在当代小说人物...
[访谈] 刘大先、李宏伟对谈:我对现实有迟疑 2017-10-14
对谈者简介 刘大先,1978年生于安徽六安,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现代中国与...
[访谈] 吴为山:坚定文化自信 雕塑伟大时代——访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城市 2017-10-14
吴为山近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刚刚发表之际,全国雕塑界引领青年雕塑家创作方向的展览——“匠与意——同曦·中国青年雕塑艺术展”...
[访谈] 刘大任:相比改造这个世界 我更想去理解它 2017-10-14
《当下四重奏》开篇《搬海棠的那天》,刘大任便提到搬家时移植海棠的故事,我们对他的采访,也就从他醉心的园艺开始。 谈园林哲学:应尊重植物的生命 晶报:在您的小说中经常...
[访谈] “60后”的梦想与蜕变——关于《丹麦奶糖》的对话 2017-10-14
梁 豪:您的新作《丹麦奶糖》作为中篇小说,篇幅不算长,但信息量却很大。可以看出您的良苦用心。夫妻、同学、同事、师生、情人、受害者与犯罪者,小说里这些人际关系其实都是...
[访谈] 李敬泽:在青鸟翼下回眸元写作 2017-10-14
李敬泽 李敬泽在《一个散文家如何进入历史叙事》的跋语里讲到新作《青鸟故事集》的来龙去脉:“感谢布罗代尔。在他的书之后,我写了这本书。1994年夏天,在长江三峡的游轮上,...
[访谈] 陈亮:我在乡村写诗 2017-10-14
陈亮:在我居住的村子里,有人因为赶牛车好而有了“牛根子”的绰号,有人因为会做梯子而有了“梯子”的绰号,有人因为粗心而被称作“掉蛋”,有人因为爱吃鱼就被唤作“鱼刺儿...
[访谈] 梁文道:这一季我们可能更崇洋媚外《一千零一夜》第二季上线 2017-10-14
由梁文道主持的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第二季12月26日在优酷上线。梁文道说,这一季的节目将延续此前的风格,但是镜头将进入城市更多的空间,所讲述的书籍也将深入世界更广泛的...
[访谈] 高满堂:我们绝不能糟蹋历史电视剧《最后一张签证》将映 编剧谈创作 2017-10-14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金牌编剧,高满堂至今编剧600余(部)集,将于2017年1月1日作为开年大戏登陆北京、江苏卫视的《最后一张签证》是他首涉二战题材的一次创作。该剧讲述了中国驻...
[访谈] 李敬泽、梁鸿对谈夏榆新书发布会:倾听一个时代真相 2017-10-14
12月24号下午,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作家梁鸿做客北京单向空间,围绕前南周文化版资深记者夏榆新作《在时代的痛点,沉默》和《在异乡的窗口,守望》,与作者展开讨论。在南周最辉...
[访谈] 高满堂: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 2017-10-14
编剧高满堂 该剧还用了不少国际演员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金牌编剧,高满堂至今编剧600余(部)集,涉及农村、年代、革命、励志、古装、伦理、家庭、历史等各种题材,不仅多次斩...
[访谈] IP浪潮助力科幻文学 ——访《超脑:地库》作者蔡必贵 2017-10-14
蔡必贵,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职于腾讯。热爱跑步、单麦威士忌、写故事。文字风格多变,奇诡飘逸,已出版小说多部,曾用名“兔子跳铃铛”创作《短信:我身边的恐怖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