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语 在汉语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如何处理诗歌与现实之关系,原本就属于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近年来,随着诗人日常经验意识的不断强化,这一话题又具有了某些推陈出新的意味...
不知不觉间,已到了2020年的年初,回首2019年一年来的长篇小说创作,进入我们关注视野之中的长篇小说主要包括有邓一光《人,或所有的士兵》 、阿来《云中记》 、蒋韵《你好,安娜...
摘要:“中国的文艺复兴”作为一种文学史叙述方法或范式在中国当代文学七十年的历史描述中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就同一性而言,新中国建立七十年来,无论是“前三十年”还是“...
对于郭沫若的剧作,批评向来难得中正,不是捧杀,就是棒杀。对郭沫若剧作的批评,往往不是“奉”了某种政治势力的旨意,就是尊“奉”某种非政治或去革命化的思想,终归逃不脱...
摘要:“再解读”思潮主要以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左翼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是9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文学的“历史化”以及整个现当代文学研究话语的转...
摘要: 中华民族文学史观的空间正义,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紧迫的现实课题。中华民族文学史的述史观念不能只考量线性时间维度,也不宜仅仅徘徊于族属和地理空间层面的表象性...
摘要: 中华民族文学史观的空间正义,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紧迫的现实课题。中华民族文学史的述史观念不能只考量线性时间维度,也不宜仅仅徘徊于族属和地理空间层面的表象性...
在中国诗歌史上,《诗经》是四言诗的开山经典,汉魏五言诗是五言诗的开山经典,其历史地位都是后来者难以比拟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经典出现在主流史述中,都很大程度地远离...
看取铜器的方法 对待任何文学作品,都存在一个接受心理的问题,这是一个隐而不彰却又的确存在的基本问题。《诗经》是几千年前的语言艺术, 或者说是音乐作品的组成部分,我们...
摘 要: “赋者古诗之流”是赋学史上的经典命题,体现了对赋的文体渊源、政教功用和敷陈写实的艺术特征等的普遍看法。明清时期,关于此论题的探讨依然热烈。文论家基于“赋源...
摘 要: “赋者古诗之流”是赋学史上的经典命题,体现了对赋的文体渊源、政教功用和敷陈写实的艺术特征等的普遍看法。明清时期,关于此论题的探讨依然热烈。文论家基于“赋源...
Reification:A Cultural or a Holistic Approach Combining the Economic and the Social? 作者简介:刘森林,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原发信息:《哲学研究》第20195期 内容提要:本文在最著名的两个...
摘要:依据以往的相关研究,汉语词语与印欧语等其他语言相比具有较为丰富突出的形象色彩.普通话词语的形象色彩问题以往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河北方言与普通话在词语形象色彩方...
摘 要: 近10多年来,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研究在国际上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动词论元构式研究上尤其如此,但国内同类研究才刚刚起步。为此,本文在阐述基于使用取向二语习得研...
摘 要: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 对汉语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已呈现各行各业全方位覆盖的态势。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 汉语教学成为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语言培养环节, 汉语国际化人才...
收到程正民教授寄予我的六卷本跨文化研究丛书“20世纪俄罗斯诗学流派研究”,十分高兴。掩卷沉思,受益匪浅。在这里,我粗浅地讲几点读后感。 19世纪后半期,维谢洛夫斯基出版...
收到程正民教授寄予我的六卷本跨文化研究丛书“20世纪俄罗斯诗学流派研究”,十分高兴。掩卷沉思,受益匪浅。在这里,我粗浅地讲几点读后感。 19世纪后半期,维谢洛夫斯基出版...
摘要:围绕着古代文献的翻译工作,一个学术圈逐渐形成。这个圈子聚集了二十世纪的西方古典学术精英。这些近代古典学术史上的主角通力合作,跨越百年时空,缔造了古典文献编译...
在近现代之交的中国,梁启超不但名气相当大,而且享名时间长,这在那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时代,实属难得。 善于自我剖析的梁启超晚年曾向公众表白: 我的...
摘要:本文考察了官话方言古铎药觉韵的今读类型,并根据各类型之间的比较,结合相关历史文献材料,讨论了官话方言铎药觉韵的历时演变。 【作者】吴永焕[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