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 [访谈] 《平凡的世界》的魅力 2017-10-17

    贺绍俊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曾任文艺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小说选刊》主编。专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从事当代小说研究和批评,以及中国现当代...

  • [访谈] 文艺是精神的火炬 2017-10-17

    《海上观潮》为本报新推出的一个文艺评论系列专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文汇报社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院协办。 在整体的文艺事业中,文艺评论...

  • [访谈] 勒克莱齐奥:文学要有介入现实的姿态 2017-10-17

    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曾申请参加来中国教授法语的项目未果,如今,他如愿成为南京大学名誉教授,开设文学与文化的...

  • [访谈] 中国三大史诗为什么鲜为人知 2017-10-17

    2015 年 9 月 17 日,僧人在青海果洛年宝玉则诵经时抛洒风马。“年宝玉则”在藏语里意为圣洁的松耳石峰,相传这里是果洛诸部落的发祥地,到处流传着藏族英雄史诗中格萨尔王的故事...

  • [访谈] 俄罗斯:我们的文学邻居学者畅谈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史 2017-10-17

    访谈嘉宾: 刘文飞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 陈建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 11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为...

  • [访谈] 神话里有我们值得栖身的文化归宿 2017-10-17

    嘉宾 孙颙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施 大畏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 赵昌平原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 采访 王彦本报首席记者 美国学者坎贝尔在《英雄的旅程》一书中写道:“神话...

  • [访谈] 对话韩少功:文学肯定比我们活得更长久 2017-10-17

    近日,当代文学大家韩少功应邀到常德演讲“文学的变与不变”。期间,常德日报传媒集团总编辑汪肯堂就文学、心中的桃花源、韩少功作品等诸多话题与韩少功促膝长谈—— 对话韩少...

  • [访谈] 钻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文学研究 2017-10-17

    张炯,福建福安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我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学史家和文学评论家。数十年来他遵循马克思主义“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 [访谈] 重返时间的河流演讲人:格非 演讲时间:2016年1月 演讲地点:清华大学新清华 2017-10-17

    格非,原名刘勇,男,1964年8月生于江苏丹徒。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7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小说创作、教学和文学研究...

  • [访谈] 陈涌: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追求与人格 2017-10-17

    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评论家、学者陈涌先生,于2015年10月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6岁。陈涌,原名杨思仲,1919年出生于广州,1938年到达延安,从此进入革命文化阵营,在70多年的...

  • [访谈] 我们是时间,是不可分割的河流——“70后”写作与先锋文学四人谈——“70后 2017-10-17

    上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横空出世,对于后来中国文学的影响巨大。从先锋文学开始,中国文学真正回到了文学本身并开始凸显作家的主体性。但是,先锋小说本身也存在种种局限性,...

  • [访谈] 从这里进入里尔克的世界(读书沙龙) 2017-10-17

    我们常常可以在书店、图书馆或咖啡店看到各种读书沙龙。作者、译者、编者、读者、书评人……他们聚于一堂,各抒己见、挥洒激情甚至唇枪舌剑。思想在这里碰撞出火花,一本书也...

  • [访谈] 叶嘉莹:“每个人都应汲取中华文化的美好一面” 2017-10-17

    “聆听大家”系列访谈——著名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每个人都应汲取中华文化的美好一面” 如果能够学会欣赏诗歌,则对于提升我们的性情品质,实在可以起到相当的作用 问:诗...

  • [访谈] 重寻一种言之有物、文采沛然的表达 2017-10-17

    记者:近年来随着文学创作繁荣,文学批评看上去也势头兴旺,评论家雷达最近一篇文章,则指出关于文学评论的议题,每隔几年就会兜圈似地重新讨论,但多是原地踏步。您对此如何...

  • [访谈] “真学者就该把学术作为自己的生命”——朱德发教授访谈录 2017-10-17

    生命的成长 张丽军:您是如何对文学产生兴趣的?哪些文学作品最吸引您?您又是何时立志做一名学者的? 朱德发:我为什么对文学发生了兴趣呢?这里面原因很多。从小在家乡教学...

  • [访谈] 勒·克莱齐奥:老舍很有莫泊桑的味道 2017-10-17

    上周开始,75岁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在武汉连轴转,参加了很多活动。作为华中科大当代写作研究中心请来的驻校作家,“法国文学周”活动的特邀嘉宾,他与学生、读者和...

  • [访谈]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 2017-10-17

    格非:文学的变革在微小之中 行 超 记 者:从第一部《人面桃花》到最后一部《春尽江南》,《江南三部曲》的创作时间历时十余年,这其中您的写作心态和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访谈] 中国文学的源头是什么? 2017-10-17

    对话嘉宾: 刘毓庆(山西大学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 徐志啸(复旦大学教授、西北师范大学飞天学者) 主持人: 北京大学陈连山教授 特邀主持:山西大学校长贾锁堂教授 时间:...

  • [访谈] 评论是有生命的学问——访评论家肖云儒 2017-10-17

    “真理越辩越明”本应是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之间良性循环的应有形态,但不可否认,近年来,文学评论界有时也会呈现为“一团和气”的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引...

  • [访谈] 身体力行研究宗教文学——记武汉大学教授吴光正 2017-10-17

    与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吴光正接触,能够感受到他周身散发出的素朴、超然的气质,这或许是因为长期从事宗教文学研究熏陶而成。“兴趣之所在,安身立命之所在。要以方外之心,做...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