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论] 雷达:《一对青白眼》,批评精神与独立思考 2017-10-14
唐翰存是活跃在当今文坛的一位青年批评家,原为诗人,因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便以较大精力转向了文学批评。他的这本《一对青白眼——当下文学的冷热观察》,却是经过第二次评...
[作品评论] 贺桂梅:赵树理文学与乡土中国现代性 2017-10-14
赵树理在故乡太行山区沁水县嘉丰乡与农业社社员们共同研究问题 自2003年以来,我一共写作了6篇关于赵树理文学研究的论文。蒙赵魁元老师的盛意,这次编辑整理成书稿的形式出版。...
[作品评论] 段耀国:《曹禺探知路》,打开心灵的钥匙 2017-10-14
田本相著述的《曹禺探知录》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于今年3月出版,书中收录了历年来田本相对于曹禺及其作品进行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同时也记录了田本相的学术之路。1961年,田本相...
[作品评论] 老 九:《黑白男女》,在心灵深处掘进 2017-10-14
“事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事兮何所终”。在我看来,优秀的小说家不仅仅是揭露,不仅仅是单纯的取向崇高,不仅仅是提供清晰答案,他们更应该向读者展示人、人性和人心。...
[作品评论] 宫立:汪曾祺评说《玫瑰门》 2017-10-14
铁凝在《汪老教我正确写字》 中说:“1989年春天,我的小说《玫瑰门》讨论会在京召开,汪曾祺是讨论会邀请的老作家之一。在会上谌容告诉我,上午八点半开会,汪曾祺六点钟就起床...
[作品评论] 杨莉:《那么孤单 那么彷徨》,孤单与彷徨背后的心灵质地 2017-10-14
“在锅膛的门前上方,一般会吊一个陶水壶,那水壶被烟火熏得浑身黑透……我总觉得,那一只全身被烟火熏烤得黑透的水壶,就是我自己。虽然,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我常常洗不干...
[作品评论] 朱向前:脚下千秋史,马上一首诗——毛泽东长征诗词读札 2017-10-14
娄山关——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油画) 宋惠民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于2月25日再次攻克娄山关,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仗。有感于娄山关战斗的胜利,毛泽东创作了《忆...
[作品评论] 范小青:英雄与命运碰撞的回响 2017-10-14
中国章回小说是在宋元长篇讲史平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唯一的体裁,它的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首尾完结、故事连接、段落整齐。特别是历史...
[作品评论] 赵 焰:《异瞳》,穿行于故事之中的风 2017-10-14
我体内一直流淌和发酵着三国的故事。由于自小生长在饥渴年代,童年的我曾翻来覆去读过不下十遍《三国演义》,对其中很多人物耳熟能详,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刘关张、诸葛亮以及赵...
[作品评论] 王 干:《红楼梦》的意象美学 2017-10-14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征文选登 吉林省委宣传部、《文艺报》社、吉林省作家协会 合办 《红楼梦》绘卷(局部) (清)孙温 作 意象是中国美学的根基,也是中国诗歌美学的灵...
[作品评论] 顾农:“闲情”不闲——重读陶渊明《闲情赋》 2017-10-14
在陶渊明的作品中,《闲情赋》是色彩艳丽而且有点怪异的一篇,鲁迅先生将它的主题归结为“既取民间《子夜歌》意,而又拒以圣道”(《集外集·选本》)。他又说: 被选家录取了...
[作品评论] 王久辛:记录长征的不朽史诗——品读毛泽东的长征诗词 2017-10-14
如果说唐代大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以“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四个意象,表达了人间天地之交相辉映、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那么,当我认真研读了毛泽东同志在长征前后创...
[作品评论] 王敏:阿扎提·苏里坦《民族文学的书写与建构》维吾尔文学的名片与风景 2017-10-14
阿扎提·苏里坦是我非常尊敬的长辈,也是我的博士后合作导师之一,我还在读本科时,就已听闻他所撰写的《20世纪维吾尔文学史》对重写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启发意义,我所工作的新疆...
[作品评论] 赵志明:《野蛮生长》,一个“70后”小说家眼中的时代缩影 2017-10-14
很显然,有些情况将慢慢浮出水面。在笔者个人阅读范围内,韩东、杨黎、吉木狼格、朱文的描述是一类,东西、张炜、盛可以的小说是一类。撇开前者不说,我还记得我在阅读东西的...
[作品评论] 郝 雨: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 2017-10-14
近日,文化发展出版社选编百名当代著名作家中短篇小说集的“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大型文库图书集成陆续出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该文库对中国文化“走出去”,都有典...
[作品评论] 达度《贫困时代》一部江汉平原的地域史 2017-10-14
达度是20世纪50年代生人,与小说的主人公应运东是同龄人。小说从应运东5岁时的1964年写起,可以说是一部“自传性”极强的小说。我读完《贫困时代》以后,感觉这是一部沉痛之书,...
[作品评论] 崔国发:《追忆与仰望》,新士人情怀的生动写照 2017-10-14
因为参加散文诗创作研讨会的缘故,我先后在浙江湖州、江苏吴江和河南鹤壁见过王幅明。作为一位评论家、诗人、书法家和出版家,他近年来推出了《天堂书屋随笔》《追忆与仰望—...
[作品评论] 木弓:熊育群《己卯年雨雪》深遂的思想主题 生动的人物形象 2017-10-14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抗战题材的文学创作又进入了一个高潮,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熊育群的长篇小说《己卯年雨雪》是其中很有特点的一部。这部长篇小...
[作品评论] 何建明:《大机车》的启示 2017-10-14
大连作家孙学丽(笔名鹤蜚)最近推出了长篇报告文学力作《大机车》,在工业题材创作上有了新拓展,为报告文学界鸣响了鼓劲的汽笛。就文学创作来说,辽宁曾经出现过很多优秀报...
[作品评论] 张 凡:《黄雀记》,生命孤独与灵魂落寞 2017-10-14
引 言 成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苏童,从昔日的先锋主将到今日的自成一家,从领一派风气之先到走向另一种层次的风起云涌,这中间凝聚了作家自己非比寻常的文学视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