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论] 陈芳喆:叙事的套路与表意的真诚 2017-10-14
自2007年开始,《杜拉拉升职记》《浮沉》《圈子圈套》等一批反映当代职场生活的小说相继问世,并引发了职场、商战题材小说的创作热潮。如今十年已过,修仙、玄幻、穿越等类型层...
[作品评论] 岳雯评《陌上》:古典的抑或现代的 2017-10-14
小说这一体裁,历经时光的淘洗,如今的模样已与二百年前大不相同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风景消失了。如果我们要寻访十九世纪的伦敦、英国乡村,小说家狄更斯、奥斯汀是最...
[作品评论] 尤佑:为文学史写作 重铸生命质感 2017-10-14
刘春的《一个人的诗歌史》,有属于自己的轻重缓急,节拍鲜明,谈及诗人生平,笔调像是好诗者的聚会聊天,是“散怀抱”,亦是“旁逸斜出”。但论及诗人作品,笔调则严谨起来,...
[作品评论] 谢冕:无须打磨的“本色”——读马淑琴的诗 2017-10-14
迎面扑来的是泥土的芬芳。她从家乡的山水中汲取了那里的空气和水的清醇的养分,酿造了此刻的乡思与乡愁中清亮的味道,有点甜,又有点苦。那是母亲的苇甸,仿佛是一只停泊了八...
[作品评论] 谷立立评《劳燕》:从大山底下她探出生命的芽尖 2017-10-14
《劳燕》的写作源于一封老旧的信件。那是1946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刚刚过去一年,战争伤痛犹在四周徘徊。信中,一位名叫“伊恩·弗格森”的援华美军急切呼唤他“亲爱的温德”前...
[作品评论] 简平:永远的星辰 2017-10-14
时间走得太快,程乃珊老师离开我们已经四年了。 可这四年来,我从未停止过对程老师的怀念,我经常想起我们在一起时的那些时光,而这所有的时光都与文学相关,这就使得这份怀念...
[作品评论] 《哭泣的情书》:悲悯背后是滚烫的心 2017-10-14
多年前的一个清早,孙建成来到离家不远的上海动物园散步。不远处一只花豹的举动引起了孙建成的注意。像是受了什么惊吓或是刺激,只见花豹在笼子里上蹿下跳,忽而跃上笼顶,朝...
[作品评论] 杜浩:新生战胜腐朽的精彩篇章 2017-10-14
2009年,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长达136万字的巨著《解放战争》,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王树增推出的非虚构文学著述“战争系列”中规模最大的一部。该书出版半年间即印刷6次,被媒...
[作品评论] 王春林:接续“无心偶会”的境界追求——从随笔集《画人画语》谈文学创作的 2017-10-14
放鸭图 韩 羽绘 【文艺观潮·文学传统的当代回响与新变②】 中国历来的文人、艺术家,都追求一种“艺术之整体性”。即创作者身份的多元,他可能既是画家,又是书法家、篆刻家,...
[作品评论] 韩松:人生和世界的双重伤怀 2017-10-14
吴霜是从科幻迷开始而走上科幻创作道路的,这也是不少人经历过的,包括刘慈欣和王晋康。 我读她写的小说,感到震撼。她写得如此精彩飞扬而细致入微,有个性而任性。这些引人入...
[作品评论] 胡平:对军旅文学的系统梳理与研判——读朱向前主编《新世纪军旅文学概观》 2017-10-14
朱向前和他的研究团队对当代军旅文学批评的贡献是突出的,从《中国军旅文学50年》到《新世纪军旅文学概观》 ,对中国当代军旅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判,连续...
[作品评论] 从野地走向世界──读徐国琦《边缘人偶记》 2017-10-14
1 香港大学历史系徐国琦教授最近刚刚出版了他具有半自传性质的“浮生六记”,书名《边缘人偶记》,这本书记载他在安徽赤贫农村的童年、上大学,走出国门、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
[作品评论] 彭程评《俯仰流年》:岁月与感怀 2017-10-14
三棵老枣树,杜凌云绘。图片选自《我们的老院》 《俯仰流年》詹福瑞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怀旧是人之常情,尤其当渐入老境,更会不时悄然来袭...
[作品评论] 通往戏曲的“渔人之路”——陈彦《说秦腔》读札 2017-10-14
《说秦腔》凡三辑二十四篇(连同附录),专论秦腔之源流、品质,亦包括剧作家、剧本、演员及秦腔与地域、历史、时代文化之复杂关联,所论虽集中于秦腔,但其蕴含之深层义理,...
[作品评论] 陈志泽:散文诗艺术表现的新拓展——周庆荣散文诗艺术风格简论 2017-10-14
散文诗艺术表现的新拓展——周庆荣散文诗艺术风格简论陈志泽 滕固发表在1922年第27期的《文学旬刊》上的《论散文诗》曾论述过:“散文诗与普通文及韵文诗的界限却很难分;我在此...
[作品评论] 贺绍俊:陕西与新疆的热恋——读红柯的长篇小说《太阳深处的火焰》 2017-10-14
我一直把红柯看成当代文坛中的另类。假如小说创作也有一条宽阔的大道的话,红柯显然不是走在这条大道上的作家。红柯宁愿选择一条孤独的崎岖小路——当然,这样说只不过是外人...
[作品评论] 梁衡:散文,人生的一束束折光——评李培禹散文集《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 2017-10-14
新春伊始,从微信朋友圈知道培禹应邀去北京东城区图书馆讲课,他讲的题目是《散文,陪伴人生的美好》 。 散文在中国,尊为一切文体之源泉。古代文典中,堪称经典的好散文比比...
[作品评论] 钻石时代的平民情结——试析作家王秀云笔下的精神乌托邦 2017-10-14
知道王秀云极其偶然,同在一个微信群,抬头不见低头见,因为我编的某本图书封面吸住了她的眼球,于是双方加了好友;认识王秀云则是在单位旁边的小饭馆,双方边吃边聊,纯文学...
[作品评论] 清石:美的诗,美美地读——读《好诗不厌百回读》 2017-10-14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资料图片 《好诗不厌百回读》。袁行霈 著 北京出版社 【周四书话】 小时候,妈妈教我背唐诗,多半是在走路、坐车或者哄我睡觉的时候。小孩子的记性好,...
[作品评论] 古耜:东风吹水绿参差——当下女性散文创作印象 2017-10-14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的中国现代散文,已经走过近百年的风雨历程。在散文的“现代”阶段,屹立着伟大而不朽的鲁迅,仅仅因为先生的存在,我们便很难说当代散文在整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