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论] 孙郁:关于茅盾的文学批评 2017-10-14
1980年写回忆录时的茅盾 图片由商务印书馆提供 茅盾先生作为批评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存在的价值并不亚于他作为小说家的价值,我自己看茅盾文学评论文章就颇多感慨,因为他的文...
[作家论] 黄德海:梁鸿,追寻大地和生活 2017-10-14
早在梁鸿因两本“梁庄”广为人知之前,我就读过她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方面的文章,材料功夫细密,论述干脆利落,显示出扎实的学术准备和攻坚克难的决心。说起来有些狂妄,我...
[作家论] 王刚:我们为什么还要重读路遥 2017-10-14
【出书者说】 虽然路遥去世20多年了,但阅读路遥、研究路遥的热潮从未中断。他创作的《人生》《平凡的世界》,他“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温暖并影响着千千万...
[作家论] 90岁诗人灰娃:延安儿童艺术学园的孩子,一个悄悄活着的人 2017-10-14
灰娃在家中读诗。 齐思蕾 拍摄 灰娃生于1927年,祖籍陕西临潼。四岁时随父母定居西安,并在西安读完六年小学。抗战爆发后,为躲避敌机轰炸,随母亲暂居乡间。十二岁时由姐姐、表...
[作家论] 潘向黎:琴心剑胆范小青 2017-10-14
对范小青,我一直是叫“小青姐姐”的,这样叫着随便,而且透着亲。因为我开了头,许多人都跟着这么叫。我本来还挺得意,觉得自己的创意广受认可,结果有一次她对我抱怨说:“...
[作家论] 戴瑶琴:平静的忧伤——读张惠雯 2017-10-14
“对于潜伏在心灵深处的情欲、恶念甚至某些纯真的渴求,我可以尽情猜测,却永远也无法确定”,我把张惠雯《月圆之夜》中的一段文字视为其创作的主线。《两次相遇》《一瞬的光...
[作家论] 郭建强:当美成为范式,何妨再冲动一点——谈对鲍贝的印象 2017-10-14
鲍贝直如妖魅般的背影、侧影,以及红唇和微笑,出现在迪拜、意大利、埃及或者尼泊尔时,她和她的颇具个性的衣着佩饰,很有相融于奇国异域的国际范儿;鲍贝直如妖魅般的背影、...
[作家论] 黄发有:朱辉,内心的勘探者 2017-10-14
朱辉,男,1963年生于江苏兴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教授。1985年毕业于河海大学,留校工作,现为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白驹》等四部,小说集《视...
[作家论] 刘新风:余冠英先生的朋友圈 2017-10-14
余冠英(1906—1995),中国古典文学专家 朱自清 闻一多 俞平伯 吴组缃 王 瑶 郑振铎 《冠英说诗》 《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先生曾经非常谦虚地说:“我不是文学史家,我至多就是对...
[作家论] 刘汀:文珍小说浅论,从追忆到惘然的爱情书写 2017-10-14
面对如何书写当下的生活和世界这一写作任务,当前辈作家们试图从历史中发现一条文学阐释的路径时,年轻一代的作者则回转到自身,去描摹那些日常所见的人物及其命运,并在其中...
[作家论] 翁敏华:汤显祖,用中国方式说“梦” 2017-10-14
■汤显祖做梦,做的是中国式的梦。他一生的最大创造,就是把中国人的梦,用中国的方式文学化、艺术化、美化了 ■汤显祖和他的后继者蒋士铨都爱做梦,他们以中国的民族艺术形式...
[作家论] 梁鸿鹰:袁炳发小说论,小天地里的静水深流 2017-10-14
迟子建主编“野草莓丛书”一种,《隐蔽在河流深处》袁炳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一 小小说的体量是小的,本身字数少、情节简单、语言精炼,但读者打心眼儿里希望小小...
[作家论] 李贞:一个美食家的成都情缘——从写作者看成都气质 2017-10-14
图为成都的李劼人故居。(资料图片)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写过一句著名的比喻,说“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不断涌流的记忆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任何一座能够扬名世界,...
[作家论] 黄灯:韩少功的小说文体革新与精神主体生成 2017-10-14
摘要: 韩少功文体破坏的过程就是一步步远离小说的过程,对他而言,文体破坏不仅落实到形式层面,且是内心一种精神牵引,文体之“变”和精神追问之“常”构成了作为整体的韩少...
[作家论] 张炜:写作献给那些倔强的心灵 2017-10-14
像闯入一片陌生的热带森林,处处是奇异迷人的风景,流动着盛情绽放的芳香,一种神秘的悬念不由地魅惑你前行,仿佛真有更奇幻的风景或装满宝藏的山洞。 而阿里巴巴的咒语,隐藏...
[作家论] 杨荣昌:重建文学整体性的尝试——论谢有顺文学批评 2017-10-14
谢有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批评家,二十余年中发表了三百多篇论文、出版十余部学术论著,为文坛所瞩目。他的文学批评力图站在一个灵魂视点的高度上,审视文学形式的变...
[作家论] 惠滢:杨绛——带着有香气的灵魂回家 2017-10-14
“聪明年轻的一代,只图消费享受,而曾为灵性良心奋斗的人,看到自己的无能为力而灰心绝望,觉得人生只是一场无可奈何的空虚。上帝已不在其位,财神爷当道了。人世间只是争权...
[作家论] 张庆和:行走着,她的情怀是风景 2017-10-14
华静是好人。好在哪里?怎么个好法?了解和熟悉她的人心里都有数,往往一时又难以用很恰切的语言予以表述,所以,当朋友们在一些场合介绍她的时候,就常常把“好人”这个词慷...
[作家论] 刘勇 张悦:“商务”十年与茅盾的文学底色——从钟桂松的《起步的十 2017-10-14
《起步的十年:茅盾在商务印书馆》 钟桂松著 商务印书馆 1916年入职商务时的茅盾 1926年从商务离职时的茅盾 革新后的第一期《小说月报》封面(1921年1月) 茅盾是一个人生经历相当丰...
[作家论] 鲁枢元:旷野长风掠天地——写在红柯《狼嘷》《奔马》《复活的玛纳斯》《绚 2017-10-14
在这个人与自然越来越来疏远的时代,红柯是一位与大自然有过真实接触并体验的作家。在他的这几部小说集散文集里,旷野中的狼,是大自然的象征。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将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