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 [百家争鸣] 评点批评的当代“回归”与反思 2017-10-14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就当下的文艺...

  • [文化时评] 热爱文学要保持童心 2017-10-14

    很多语文教师更强调孩童阅读文学的重要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儿童时期是以表象为中心的智能活动旺盛的时期。儿童缺乏成年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他们的心理表象却比成年人更...

  • [文化时评] “老实大量纯读经”问题何在? 2017-10-14

    近代以来,经典教育在中国可谓命运多舛,在历经一个世纪反复强制摧残打压之后,今天的经典教育似乎迎来了它的春天。但问题依然不少,目前关于读经方法的争论便是证明,争论的...

  • [百家争鸣] 经典话剧重排的尴尬——评2016人艺版《樱桃园》 2017-10-14

    李六乙版《樱桃园》剧照 俄罗斯文学的忧郁特质总是能够吸引我。这种忧郁不是自寻烦恼,而是面对生存和生活的真诚和焦虑。至于契诃夫,或因其散淡自然的语言为年轻时所不能体会...

  • [文化时评] 文化唯有立法 方能长远发展 2017-10-14

    近期文化行业最令人振奋的事,莫过于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电影产业促进法》。对于正值黄金发展时期的中国电影产业来说,这部将于明年3月1日实...

  • [百家争鸣] 缺少音乐性是新诗的软肋谢冕、叶嘉莹、王久辛、李山谈新诗音乐性 2017-10-14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著名文学评论家谢冕认为,音乐性是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的内在品质,或者说,音乐性也是诗歌的一个底线。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

  • [文化时评] 90后长大了,文学新生力量悄然崛起 2017-10-14

    一批90后作家开始频繁进入主流文学期刊的视野。昨天记者获悉,老牌纯文学杂志 《人民文学》 将于2017年第1期首次开出“九零后”栏目,首期发表了90后作家李唐的短篇小说 《降落》...

  • [百家争鸣] 关于文艺与哲学关系的断想 2017-10-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精辟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

  • [文化时评] “深挖井”方能“饮甘泉” 2017-10-14

    当公鸡一声长鸣唤醒整个大山,画家就带上画笔、画板、画架,沿着狭窄弯曲的石板小路,在白墙黑瓦的皖南农舍拾级而上,登上村东山坡,眺望远处美景,构思心中画卷。这位水彩画...

  • [百家争鸣] “粤派批评”批评实践已嵌入历史 2017-10-14

    作为一直在默默无闻地耕耘着的“粤派批评”,谁也无法改变它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或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的事实。今后他们将如何继承过去的优良传统,在岭南文化资源与中原视野之...

  • [百家争鸣] 文艺不是“摇钱树” 2017-10-14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汪涌豪(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李 震(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马建辉(《求是》杂志社研究员) 核心...

  • [文化时评] 戏曲人走艺失亟待改观 2017-10-14

    戏曲艺术作为国之瑰宝,其传承所需的特殊形式在未来传播过程中亟待改观,不能止于向国粹情怀致敬,不能只靠口传心授,也不能全凭影像资料。 11月22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长...

  • [文化时评] 别吵了,都拿作品说话 2017-10-14

    只要《我不是潘金莲》还在上映着,“老炮儿”冯小刚和“小炮儿”王思聪之间的这场口舌之争,就不会停止。 但是“老炮儿”这次遇到的是“小钢炮”,一个回合,“老炮儿”就明显...

  • [文化时评] 都在看手机,谁在看报纸? 2017-10-14

    新媒体的兴盛,不仅是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契机,也是把报纸办得更好的良机,它要求报纸进行一次深层变革 坐上出租车,司机来了一句:“这么晚还加班啊。”我说刚下夜班,报纸只...

  • [文化时评] 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2017-10-14

    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口号。不懂中国历史,尤其是不懂近百年中国的奋斗史,不懂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历史,就难以理解文化自信的丰富历史内涵;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传入...

  • [文化时评] 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动能 2017-10-1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来没有如此接近。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

  • [文化时评] 迎接老舍先生“归来” 2017-10-14

    《四世同堂》在美国佚失的原稿找到了。据光明日报11月23日报道,老舍先生最重要的著作——《四世同堂》在美佚失的英文原稿被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赵武平找齐、译出,全文将刊登...

  • [文化时评] 文物不该“深藏闺中” 2017-10-14

    每一件文物都是时间与空间的深厚积淀,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保护当然是责任与使命,但保护并不必然意味着层层包裹起来。文物一代代传承的终极目的,是浸润人心、滋养性...

  • [文化时评] “丢书”能否唤起大众阅读热情? 2017-10-14

    从11月15日上午开始,一篇叫做《我准备了10000本书,丢在北上广地铁和你路过的地方》的帖子在朋友圈被刷屏。这是继前一段时间“图书漂流”活动后又一图书阅读推广活动,演员黄晓...

  • [文化时评] 艺术形式与内容如何双丰收 2017-10-14

    近年来,随着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幅度的不断增加,尤其是新形式、新内容探索激励政策的出台,成为艺术创新发展的催化剂。这除了反映在传统体裁形式的新发展上,还激励了跨界融合...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