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我们的文学、文化事业的整体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起着其他文学批评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那么,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
当今话语的空前纷繁多样,实是表达衰落的结果。在这一特殊时刻,后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的兴起表明了一种决心,即揭示出那种隐藏的多元主义历史,以及那隐藏在团结表象背后...
在过去60年的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中,形象思维话题曾经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引起过激烈争论。无论在文化革命前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还是在文化革命结束后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20多年来,中国大量引进了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各种观念和模式,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到法国的结构主义...
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主要是由中国社会的现实关系所决定的。在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化的诉求...
美学或艺术哲学作为艺术的历史与实践上维持的一种变化发展的话语,其张力维持的界面,在横向上是在艺术实践与非艺术实践;纵向上是先前的艺术与现时的艺术,艺术的审美本性为...
后经典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理论的第三种形态是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社会批判美学和文论。作为新型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既是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入中国至今,已有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20 世纪初期,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西学东渐的时代洪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其它西方文艺理论以及一些先进的哲...
改革开放30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的研究出现了悖论: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遭到理论与现实的解构,[1]另一方面是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盛行,马克思主义文...
正常的学术研究就是对于研究对象提出一个明晰的问题,然后用规范性的学术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说,在研究中必须首先明确研究对象的什么东西,就是要有明确的问题。当然...
一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1],因此它必然随着现实的发展而发展,惟此才能显示出它的生命和活力,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也不例外。 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当代的发展...
作为卢卡奇的学生、助手和同事,作为布达佩斯学派最重要的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在过去五十余年中始终对美学持有浓厚的兴致,1950年她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别林斯基的美学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国内、国外面临着失语的危机。原因复杂多样,其中之一是文学阐释的合法性问题。这既意味着理论本身的话语力量,也意味着理论抓取文学现实的效力。可...
过程思维将任何事物与活动,都看作前后相继的过程。过程乃机体诸因子之间有着内在联系的、持续的创造活动,活动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过程思维中,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不是...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政治属性是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政治斗争中的理论地位决定的,这导致它的文论属性经常受政治属性影响并通过政治属性体现出来。当政治活动不是以斗争方...
马克思、恩格斯对民间文学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马克思在青年时期曾将精心挑选的民间爱情诗歌抄写下来送给热恋着的燕妮,并多次谈到民间文学问题。恩格斯对德国民间故事进行...
在当下中国的社会思想文化语境中,以及在新世纪中国文论的转型过程中,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文化维度,应该成为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学科建设,乃至整个中国文论学科...
20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从1940年代开始,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的模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进入1950年代,政治因素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艺术因素走向式微。到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化...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指引这个新时代的理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核心提示:在忻城县的大石山区,有一种专门以控诉苦难、哀叹不幸、警示世人为基调的唱曲,这些唱曲都是用壮族方块字抄写,在当地已流传了上百年,民俗研究专家将其统称为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