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试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话语张力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彭修银、侯平川 参加讨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入中国至今,已有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20 世纪初期,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西学东渐”的时代洪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其它西方文艺理论以及一些先进的哲学思想等,伴随着国门的打开而传入中国,从而与中国古代文论一起,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到20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几乎达到了一家称雄的地位。这其中缘由固然很多,已有不少学者专家对此从历史语境等角度进行探讨,在此不再赘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至今在中国文艺理论界仍处于主流话语地位,其话语体系必定具有强大的张力场,这里我们把话语张力理解为该话语体系的生命力及其包容性。本文力图从话语张力这个剖面,来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主流地位生成的原因。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划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即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经世致用”的哲学观、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我们将分别从这四个部分的内容及其主要品性来探讨其话语张力,其中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内容实为理论支撑与实践运用的关系,不可能完全分开,故而我们进行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阐述,同时它们所具有的相同品性即“实践可用性”也是本文所着重强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最突出特色和最重要属性。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逻辑结构张力
      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而进入中国的,其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统一的思想体系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这保证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完整性。它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产生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作品的文艺思想。在很多学者的研究整理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该理论已具有相当的全面性,虽然是散见于其著作中,但基本涉及到了所有的文艺问题,既有对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经济、文艺与历史、文艺与宗教等外部规律的研究,也有对文艺创作、文艺欣赏、文艺生产、文艺消费、 文艺批评、文艺的主体性、文艺的创作心理等内部规律的研究,形成了文艺理论的完备学说。而西方其他一些文艺理论流派,如形式主义文艺理论、英美新批评理论、精神分析文艺理论、神话原型批评文艺理论、结构主义文艺理论、女性主义批评文艺理论、新历史主义文艺理论等多对文艺的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研究十分深入,但却不能比较全面地说明文艺问题,至多自成一派,然而却很难构成一个系统全面的话语体系。
      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研究发现已包含一系列具体的基本原理,诸如文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文艺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文艺是有别于理论思维的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文艺的真实性和倾向性、文艺创作的现实主义和典型问题、文艺批评的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文学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关系、文学创作也是一种生产等等。他们关于文艺问题的各种论述和观点,彼此之间都是有机联系的,我们不能将其单个地看作一个个历史片断,而应将其放在历史发展的客观现实中,在有机联系中进行整体考察。正是这种从整体内在结构的考察方式,才使我们更易于发现其周密的逻辑,从而发现该理论内在的强大张力。因为一个具有强大张力的话语体系的首要条件是具有一个周密严谨的逻辑框架,从而以保证其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从这方面看,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已经具备了这种话语体系的全面完整的逻辑框架。
      马克思主义哲学支撑的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它的现时代意义上。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鲜明的指向性,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 在实践活动之初就已经以“观念形态”存在于实践者的意识之中了。那么包括文艺创作在内的文化建设对任何一个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理所当然地发挥了潜移默化的重要的指引作用。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话语体系,总是能指向它所置身的时代和社会的,并为之服务。在当代社会,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特别指向,是时代的先进性与社会的和谐性。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包括文艺理论在内的文化建设也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型,文化的转型与文化的惯性呈现出相当强烈的对峙关系。而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价值追求在目前语境下,总是体现为对社会核心价值的守望。因此,我们绝不可忽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当代形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建设的指导作用,要把其当作该话语体系的主要理论组成部分,并对其进行时代性的研究和创新性的发展。我们有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样一个久经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作为文艺创作的指导,作为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才会有效地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由上可见,中国化马克思文艺理论构架的完整性及科学性保证了该理论话语体系的结构性张力。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哲学基础的支撑张力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1]这里的“任何历史观”当然也包括文艺理论史观,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需求。而马克思有关这一点的论述与中国儒家的“经世致用”的哲学观,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马克思主义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的引进过程中,大概缘于与中国“经世致用”哲学观的本土文化的强烈契合,从而具备了极大的话语张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正如钱竞先生在其论著中所分析的那样,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并得到认同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来者不拒,“其一,需与中国主流文化传统有所破例,而不能完全抵触;其二,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中国人接受的重心也有所不同。越是危难当头、危机深重的时刻,中国儒家思想的‘经世致用’性越明显;对外来思想文论的吸纳重点也就越发生于政治、经济、法律这些功利性强的学术领域;其三,外来思想进入中国并且能够得到传播普及,必须经过中国知识精英阶层的审视并获得通行许可。”[2]很明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完全满足了这三个条件。
      “经世致用”可以说是儒家哲学观,也可说是在中国古代知识阶层中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是它的实用性,即由文化价值向政治伦理价值的转换,这里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文艺自其产生起就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而这种价值观长期以来一直居于中国社会的正统文化和支配型意识形态的地位。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的传播者与受传者双方互动的过程。在传播过程中,选择性理解显示了重要作用。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那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文艺理论学术界的延伸,同样应是其主导思想。这是由其思想先进性决定的,也是由中国当时的历史语境决定的。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它经过了中国文化体系的筛选和加以发挥应用,而筛选条件就是其“经世致用”性,因为该理论契合了当时中国历史语境下的革命实践,具有了恰逢其时和与时俱进的实用性,因此“经世致用”这个哲学支撑保证了其话语体系强大的哲学内涵张力。而这种中国语境下的哲学基础支撑也给予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现代生存的活力。这种经世致用性其实也就是实用性,在某种层面上来说,它必须具有强烈的可持续实践性。而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把文艺作为一种生产来讨论的,马克思曾说:“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3]而中国对该理论的当代运用,就是“文化生产力”的提出。文艺的发展作为一种文化生产力,是指人们围绕满足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把人类自身的思想、意志和情感作为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所体现的独具特色的实践品性正是不同于其它文艺理论的生产力品性。我们充分重视并运用其独特的实践品性所延伸出的生产力品性,势必会造成文化与经济的会通和联合的局面,使我国文艺理论在注重其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与其他文化事业一起,达到与科学生产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使二者齐头并进,而不是一条腿走路。这种实践品性可以推动该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并不断地为之注入新活力,从而历久弥新,而不是像其他一些文艺理论一样仅仅昙花一现。
      由上可见,中国哲学观中的“经世致用”性及其延伸出的实用性和实践品性,保证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哲学支撑张力和实践性张力。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的实践性张力
      有学者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4]中国主动接受、吸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精神,根本目的不是研究,而是改造和运用,以解决中国文艺发展的问题。这一过程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进程。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可以说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后的第一次成功地中国化运用并发展的经典范例。作为一种理论首先它必须具有实践品性,否则一切都是无用和空谈,我们在第二部分的 “经世致用性”中已提到这一点,本部分将再次论及其实践品性。毛泽东的一句话很好地印证一种理论应具有的可经实践检验的“实践品性”的重要性,他说:“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理论。”[5]同时,毛泽东也是这样践行的。他本着 “经世致用”的原则,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充分运用于中国实践,并使其在中国历史语境下得以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做到了他所说的“从客观实际(马克思从客观实际中抽出的已形成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抽出,又在客观实际(中国革命实践)中得到证明”。
      毛泽东主要解决了文艺是“为什么人和如何为”的问题,他对文艺问题的其他表述都是以此为基点展开的。“从为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入手,毛泽东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要求作为考察文艺价值的基本尺度。毛泽东历来认为,文艺的服务对象和表现对象决定着文艺工作的性质、任务和方式。”[6]毛泽东文艺思想为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其进行了改造、运用和发展。《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体现出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实践的、战斗的、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文艺主体,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精神利益的品格,从有益于人民的文化要求的角度界定文学艺术概念等,正是毛泽东思想为经典马克主义文艺理论所注入的新的活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可以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初步形成的标志。当时的革命功利主义的文艺观虽说有一定的局限性,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对于建国后的左倾化、教条化可以说是直接的观念根源,但其在当时的历史意义是绝不容忽视和抹杀的。正如钱竞先生所说:“这些问题的存在可以断言是瑕不掩瑜的。毛泽东文艺思想所体现的文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优秀艺术作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会继续指导今天的文艺实战,从而对未来的具有崇高目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理论的推动作用。”[7]毛泽东所阐发的人民主体文艺观、革命功利主义文艺观,文学艺术源泉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论、文艺舞台上人民群众主角论,都包含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文论方面的独特创造,从而构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初步理论形态的内容。由此可见,其内容经实践检验,做到了很好地为中国服务,并在实践检验过程中,又结合中国的革命实践和文艺实践得到了改造、运用和丰富、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其话语体系的实践性张力,因为可以运用于实践的理论才可以说是一种完善的理论。
      由上可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实践的成功范例及丰富发展,再次论证了该理论话语体系的实践性张力及可创造性张力。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的包容吸纳张力
      季水河先生在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优越性进行分析时提到它“坚持综合辩证的观点,在对待传统时,从批判走向继承,在对待其他流派时,在碰撞中实现融合,从而增强了它自身的包容性,并比其他理论流派更富有生命力。”[8]这段论述中所提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坚持的 “综合辩证的观点”,在中国文化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一种“和谐观”。“和谐”理念是中国自古就有的观念,在古代,是素朴的辩证的统一;在当代,是更高的和谐辩证统一。对其运用,一是追求“和而不同”式的共生共荣。二是追求一种“吸收包容”式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发展状态。《国语·郑语》中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9] 由此可见,“和”指的是有差异的基础上互相交流的动态平衡,而 “同” 则是无差异的静止不动的东西,不可能产生新事物。在对和谐的认识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包含着这样一种辩证法思想,同时不断对其发展创新,以解决新问题。“和谐世界”的提出可以说正是我们传统“和”文化在当代的世界性运用,这是中国提出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国际关系新形式,是双赢的模式,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模式。这种动态平衡性所具有的活力和张力,是显而易见的,是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并运用于实践的。
    “和”文化同时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本位”的文化。和谐的创造都是为了人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有类似的观点,“正象一切自然天物必然产生一样,人也有自己的产生活动即历史,但历史是在人的意识中反映出来的,因而它作为产生活动是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产生活动。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10]这里马克思肯定了人对历史的主体性地位,作为历史的一部分的文艺理论史当然也同样应以人为主体,而这正是一种人文的和谐。新时期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有关文艺的内容从战略全局高度阐述了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也是该理论的吸纳性和包容性所在,是我们发展了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它一直都和历史实践同步前进,力求不断地解决新问题,开拓新领域,创造新境界,以达到新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例,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现代形态——“和谐”理念的全面体现,它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人本位”思想与“和谐”理念运用于实践可以说是为达到同一目的的同一思想理论。这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体现了其吸纳性和包容性张力。这种“和谐观”实际上是一种新时代的“关注社会现实,体现以人为本,追求实质大同而又百花齐放”的一种崭新的多赢的价值取向,而不是历史上一直以来的二元对立的价值观,这是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适应的一种新型价值观。这势必造成文艺领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我们将拭目以待中国“和” 文化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运用的新发展。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所体现了出的包容性张力充分保证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可更新性及创造性。它所体现的现时代性运用局面更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本文从逻辑结构严谨性、哲学基础强大性、理论话语实践性、和谐本位包容性四个方面,着重论证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个话语体系的逻辑结构张力、哲学基础张力、理论实践张力和包容吸纳张力,并由此概览了该体系的话语张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作为当今中国一种主导的文艺理念形态,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为无论何种文艺理论,尽管它有着这样那样的阶段性、语境性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但其生命力都是通过不断发展而实现的。面对当下日益丰富复杂的文艺现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还有许多重要的领域和课题值得研究。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目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应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以往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更加密切地关注现实,关注艺术创作,关注艺术批评,更好地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理论研究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结合起来,创造出真正具有历史与现实意义的文艺理论新形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其话语张力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尤其要注意“中国古代相异于西方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和‘言外之意’的艺术精神”[11],并将其充分纳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从而使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一体化而不是对立化。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
    [2]钱竞.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64.
    [3]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8.
    [4]李衍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与传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417.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7.
    [6]马驰.艰难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12.
    [7]钱竞.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229.
    [8]季水河.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发展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
    [9]邬国义,胡果文,李晓路.国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488.
    [10]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6.
    [11]曾繁仁.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史论·导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