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为何走不出去?当代作家太过于关注中国的一切,因而忽略掉文学创作一个要点小说要好看!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多,可能是跟教育有关,或是作家一般无法不通过翻译来阅...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再次惹来一片争议。作家阿来的报告文学《瞻对》意外遇冷,甚至以0张选票落选;周啸天作品获得了诗歌奖,却被网友炮轰其水准只是打油诗。作为中国最高荣誉的文...
当小说编辑20多年,一直也是个中介,一个联系读者与作者的所谓中介。 这些年来,小说的同质化现象很明显,很多来稿,如果盖去了作者的署名,它们的语言、叙事、内容是一样的味...
戴锦华处处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方面谈论电影与1960年在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关联,但在这样做的时候,却只字不提小说原著中本来如何,仿佛并没有小说《红旗谱》先于电影存在,这样...
最近有人以问题文豪郭沫若为题在网上发文,认为郭沫若尽管聪明异常,在某些学术领域上的成就堪称空前绝后,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作为学者的瑕疵,因为删减史料、涉嫌剽窃即是其学...
中国学界现在普遍流行的论文格式是西式的,以专业学术期刊和大学学报为主要代表,据说此类文章基本没有真实阅读量,而只有升职统计量,当然这个判断可能只代表部分人情绪化的...
由两位文学博士主编的学术书籍《莫言批判》日前上市。该书约请了40余位著名学者和评论家撰稿,对莫言及诺贝尔文学奖进行了激烈而有学理性的批判,直指莫言创作普遍存在九大问...
2013年,困顿中有新生。 在这一年中,不仅有大量的长篇小说、非虚构文学、诗集、散文集的面世,更出现了许多此前罕见的文学现象。就此,我们特别邀请批评家张柠与80后学子霍艳、...
止庵先生发表在《读书》今年第三期上的《夏志清的未竟之功》一文,对夏氏的中国现代小说及古典文学研究不吝溢美之词。当然,观听殊好,爱憎难同,但若只随个人好恶,贵远贱近...
文学风格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品质,是指作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是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文学风格因此被形象地称为作家的徽...
在读到葛浩文的完整讲稿之前,媒体上早就断章取义地报道了他对中国文学的炮轰,诸如中国小说在英语世界不是特别受欢迎、中国小说对人物心灵的探索少之又少、中国的小说不好看...
关于文学风格的研究是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分析评价当下文学发展状况的重要切入点。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氛围中,应当高度关注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呈...
一 与当下文学在观念、主题、叙事方式方面的巨大进步相比,文学语言却显示了明显的滞后。因为市场经济的介入、消费文化的泛滥与网络文学的影响,传统的文学生产模式正在被拆解...
在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不少文艺批评家格外重视文艺批评怎么说即认为批评姿态是首要的,而相对忽视文艺批评说什么即是否言之有物。这种不重文艺批评的是非判断是本末倒置的。...
文学批评活动紧随着文学创作活动出现。批评家的对象是以作品为中心的文学现象,包括作家和人物形象。最大限度切近对象,是批评家根据一定的美学观点和评判标准精确认知、分析...
1985年后,在当代小说创作几乎向着西方现代派文学一边倒的情况下,谈论这个题目是要冒风险的。但是在今天,它的新意又出来了。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我们几乎可以说,如何面对传...
网络、手机、移动电视、触屏媒体、数字电影、3D电影、数字杂志、数字广播、MP3\MP4\MP5、DV、卫星通讯等媒体和终端,将为文学需求不同的受众提供分众化的信息,这不仅将带来信息碎...
葛先生很难明白,在中国讨论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的问题,关键不在于给那两个概念下定义,而是先要弄明白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一个什么样的诉求,是谁的诉求。 一 对葛浩文先生今年...
真正的艺术精品都是真善美的高度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真是文艺作品的生命之基,善是文艺作品的价值之源,美是文艺作...
如果媒体在报道葛教授观点的同时,也充分注意到与会者的其他发言,情况可能会不一样。从这一角度讲,葛教授对记者的报道用了歪曲这样的字眼,真是一点都不过分。 当今中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