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四大奇书研究] 金瓶梅鉴赏(2) ——— 西门庆帘下遇金莲 2017-10-29
潘金莲一心要勾搭武松,不想武松乃是个正人君子,不为所动。潘金莲反被他抢白了一场,好不气恼。说来也凑巧,正在潘金莲欲罢不能之时,遇到了破落户财主西门庆,便演出了一场...
[明四大奇书研究] 《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万历末年说” 2017-10-29
作者又根据袁小修的《游居柿录》、李日华的《味水轩日记》、薛冈的《天爵堂笔余》、沈德符的《野获编》,考出《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在万历45年冬到万历47年之说,从而提出了《金...
[英美文学] D.M.托马斯:说吧,真实的谎言! 代表作《白色旅馆》最新版近期推出 2017-10-29
“白色旅馆”的哀歌D.M.托马斯,英国小说家,诗人,翻译家。迄今共著有《吹笛子的》《诞生石》等九部长篇小说,《白色旅馆》是他的代表作,出版当年即获布克奖提名,托马斯也因...
[英美文学] 从精英到大众 ——由阿诺德与伊格尔顿看文化观的蜕变 2017-10-29
20世纪初,英国学院派批评大家李维斯在其《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中,曾毫无忌惮地宣称:“在任何时代里,慧眼独识艺术与文学都依赖极少数人……我们从过去最精雅的人类经验...
[英美文学]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的隐喻 2017-10-29
詹姆斯·乔伊斯,1882年2月2日出生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其文学生涯始于他1904年开始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他的作品及“意识流”思想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文学史上,...
[英美文学] “孤独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2017-10-29
主持人:保罗·乔尔达诺是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他同时也获得了意大利“坎皮埃罗文学奖”。他的作品去年还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这本书的中文...
[明四大奇书研究] 金瓶梅鉴赏(3) 西门庆茶房戏金莲 2017-10-29
王婆是一个善施奸计、巧弄手段的马伯六。他决意要赚西门庆的几贯风流钱使,便为西门庆勾搭潘金莲定下了十条挨光计。西门庆大喜,便依计布施王婆一套送终衣料。王婆假意央潘金...
[英美文学] 史中有史(下) ——从编辑《剑桥中国文学史》谈起 2017-10-29
历史主义 如果我强调《古诗十九首》很可能是建安时期的产物,但是却被后人挑选出来以代表早于建安时期的东汉文学,这样的论点往往令人感到不适。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
[明四大奇书研究] 金瓶梅鉴赏(1)潘金莲嫌夫卖风月 2017-10-29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借用《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武松欲到清河县寻找其兄武大郎,道经景阳冈,只身打死了一只凶猛的吊睛白额大虎,为民除害,惊动了全县上下,于是在...
[英美文学] 听肖沃特讲文学世界里的女性 2017-10-29
前不久,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女性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伊莲娜·肖沃特(Elaine Showalter)应邀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做了一次讲演,主题是“书写美国女性文学史”。 作为一位著名...
[明四大奇书研究] 《金瓶梅》成书方式“过渡说” 2017-10-29
近年,周钧韬又对“过渡说”进行哲学思考,用“扬弃”这一概念研究古代长篇小说发展的三个阶段,在《重论《金瓶梅》成书方式“过渡说”》一文中,提出“过渡形态”乃是《金瓶...
[英美文学] 有一种孤独叫自我——评《质数的孤独》 2017-10-29
在数学中,所谓的质数是只能被1和它自身整除的数字,质数简单清爽却不那么普通,或许正因为如此,保罗·乔尔达诺才想到赋予它们情感内涵。在《质数的孤独》一书中,这位意大利...
[明四大奇书研究] 西游记》佚本探考 2017-10-29
汇集各种典籍和学者们对《西游记》版本的研究可知,《西游记》的佚本主要有以下数种: 1、孙绪所见本; 2、耿定向所闻本; 3、鲁府本; 4、登州府本; 5、盛于斯所读本; 6、周邸九十九回抄...
[明四大奇书研究] “醇儒”人格的反思与批判 ——唐僧新论 2017-10-29
自北宋以后,随着封建汉唐盛世的不再,封建阶级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必然要求弱化民族个性。与之相适应,便是程朱理学的兴起。程朱理学以“存天理,灭人欲”为其最高目标,提...
[明四大奇书研究] 《金瓶梅》作者“王世贞及其门人联合创作说” 2017-10-29
关于《金瓶梅》的作者,早在明末清初,与王世贞说同时并存的,还有王世贞门人说。这也是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一种看法。笔者认为,此两说之间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金瓶...
[明四大奇书研究] 《金瓶梅》时代背景“嘉靖说” 2017-10-29
《金瓶梅》的时代背景问题,也是个素有争议的问题。明末清初人似乎都是“嘉靖说”,即《金瓶梅》写的是明代嘉靖朝的社会状况。三十年代,郑振铎、吴晗两先生提出新说。吴晗在...
[明四大奇书研究] 再看《西游记》:吴承恩眼中的现实社会 2017-10-29
一 八十年代在上海召开的一次国际比较文学讨论会上,一位西方汉学家说:十六世纪的人类智慧之光,几乎同时照亮了东西方。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神情庄重肃然。 对于欧洲人来说,...
[明四大奇书研究] 世俗化的喜剧形象与国民的隐显人格 2017-10-29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人物形象。说他简单,是说他的个性直裸裸地坦露,如水晶一般呈现在人们面前;说他复杂,是说这个形象矛盾重重,呈现出多层次的二律背...
[英美文学] 《城市之声》:迦利女神的现代命运 2017-10-29
安妮塔·德赛,现代著名印度英语小说家。女性是德赛小说的重要题材,从敏感、神经质到内心独立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印度现代社会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群体的心理变化。 迦利女神—...
[英美文学] 走出“孤舟”困境 2017-10-29
人生像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诡谲。因此,在长长的一生中,人们常常要寻伴而行,一起共享快乐,或者分担痛楚。然而,当生命之舟划到后半段,就仿佛进入了越来越沉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