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有一种孤独叫自我——评《质数的孤独》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陆嘉宁 参加讨论

    在数学中,所谓的质数是只能被1和它自身整除的数字,质数简单清爽却不那么普通,或许正因为如此,保罗·乔尔达诺才想到赋予它们情感内涵。在《质数的孤独》一书中,这位意大利小说家将男女主角马蒂亚和爱丽丝比喻为两个相邻却永不能见面的“孪生质数”,它们被前后两个数字拥挤着,彼此却难以靠近,显得“多疑而孤独”。
    这是一篇关于灵魂之疏离的小说,同样,也是一篇叙写生命之悖谬的小说。与其说乔尔达诺将孤独的特性赋予小说主人公,毋宁说是他在用锋利的手术刀解剖开两个非常态的灵魂,将其中关于青春的残酷真实展示给读者看。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小说主人公马蒂亚和爱丽丝显然都在童年期经受了创伤,而这创伤伴随他们度过青春期,沉淀为生命的一部分。之于马蒂亚,是因为一次不负责地聚会,年幼的他为了贪玩永远地弄丢了自己的孪生妹妹;之于爱丽丝,则是由于被迫学习滑雪不慎摔断了腿,终生需要与残疾厮守度过。这过往的可怕经历折磨着两个人的成长岁月,长大也是迷失在自己的孤独里。外在的伤口愈合后,爱丽丝变得自卑而马蒂亚变得自闭,就好像乔尔达诺所描述的:“马蒂亚拒绝这个世界,而爱丽丝却感觉被这个世界拒绝。”
    某一天,这两个同样孤独的灵魂因为生命的烙印而认出彼此。这种相认是必然的,就好像质数在合数中间总是那么卓尔不群。然而,伴随相认的必然性的,是随之而来的悲剧的必然性———乔尔达诺深刻地洞悉到,两个人外在表现上的相似难以掩盖的是他们本质上的不同:尽管两人被彼此深深吸引并珍视彼此,却难以有圆满而俗套的大团圆结局。在故事后半段中,几乎是毫无悬念地出现爱丽丝嫁人又抛弃婚姻,以及马蒂亚不顾一切归国寻找爱丽丝,却又再次头也不回地离开的情节。残酷的命运早已注定:横亘在两人之间的是本质上的疏远,当质数和合数的差异被排除出去的时候,质数本身不可避免地回复到孤单个体的现实,没有能力容纳下任何异己的事物。
    从这个意义上说,《质数的孤独》又是一部关于自我的小说,一部叙写个体之沉沦的心灵史。自现代主义以来,纯文学才不再试图拥抱那些强烈的、激越的生命感觉,转而寻找那些细碎、平凡的生命真实,而这真实又往往是通过所谓的“向内转”来获得的。或许正因为孤独体验之绝对私密性,乔尔达诺才会选择使用一种介入主人公心灵的方式来进行创作。这正印证了桑塔格在《关于他人的痛苦》中所言:当问题涉及到观看他人的痛苦时,任何共享经验都不能被视为理所当然。
    在这本小说中,乔尔达诺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内窥镜和手术刀观察并解剖着他笔下的人物,他记录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迷失,描摹他们的异于常人的一举一动背后所承载的痛苦,并给这种非常态以一个妥帖而合情的解释。然而遗憾的是,在小说的从头至尾,他遗忘了审视一番这种貌似合情的解释所可能捎带来的对他人情感的伤害,并给这种伤害以一个疗救性的关怀。
    在小说中,无论是马蒂亚还是爱丽丝,他们身心曾深受伤害,同时,也在不断将自己所受的伤害传递给别人。除了爱丽丝,马蒂亚对任何人(包括父母)都冷漠异常,而爱丽丝则对丈夫的关心置若罔闻,对丈夫的情感需要毫不在意,这一切在世俗道德中遭到摒弃的行为,都在作者温情脉脉的笔调下被淡化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只是两个孤独个体相爱却不得不天各一方的悲情故事。
    当然,小说不是大杂烩,小说家也不是道德审判者,在这一点上,无须对作者过分苛刻。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作者关于质数的隐喻,完全可以扩大化到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之中。成长的过程,便是不断砌筑心灵那间房子的过程,直至它终于被严丝合缝地封闭了起来。
    有多少段迟迟等待的感情,都在寻找着一个借口来突破。
    只要给我一个借口,我就陪你共度一生,然而那借口终于没有出现。于是,爱丽丝也只能独自对着明澈的天空微笑,然后努力用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就像我们所有人的命运一样。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03月18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