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孤独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主持人:保罗·乔尔达诺是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他同时也获得了意大利“坎皮埃罗文学奖”。他的作品去年还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这本书的中文版刚刚推出,文铮教授是这本书的中文译者,先请他来介绍一下作品的情况。
    文铮:首先介绍一下“质数”。在自然数中只能被1和它自己整除的数字被称作“质数”。在这些质数当中又有一些特别的质数,它们中间只间隔一个自然数,数学家称之为孪生质数,比如11和13,17和19。虽然这两个数很近,却永远不能碰到一起。书中两个主人公马蒂亚和爱丽丝之间的关系就像孪生质数。童年的创伤深深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人生态度,给他们造成“我与别人不一样,别人疏远我”的感觉,这让他们成为非常孤独的人。
    《质数的孤独》是一部很细腻的小说,作者本身是一位学习物理学的博士,他把这部小说变成无形的杠杆,把世界的支点移到了一般不被人注意的,甚至被我们这个社会所遗忘的角落里。
    主持人:下面的问题是问保罗先生,您认为质数这种状态是人天生的状态,还是生长过程当中获得的?
    乔尔达诺:“质数的孤独”是一种比喻方式,小说当中描述两个主人公从小一直到30岁左右的一段故事。童年的经历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阻止他们跟同龄人或者跟周边的世界进行顺畅的交流,就像质数一样,没有办法跟别人分享自己的一切。
    孤独的状态,也就是成为质数的状态,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孤独已经成为每个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在生活中都要经历这样的阶段。在人生的早期,我们跟我们的母亲,跟我们的家人,是一个完整不可分的整体。但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断经历痛苦,逐渐变成一种质数的状态。我在自己经历痛苦的时候,会经常思考这样一个过程,在这种思考当中找到自我。
    主持人:和保罗一样,张悦然也是理科出身,她的许多作品也涉及到孤独。而我们所有人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这么多的方式进行沟通,为什么我们还会有孤独的感觉?
    张悦然: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我读这本书的感觉。我自己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说。它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两个人的状态,比如用17和19两个质数的关系形容两个主人公的关系,我觉得非常贴切。最终主人公追求的是什么?实际上是自己的独特性。这个独特性是怎么样找到的?实际上是在与自己最相似的人身上,一个与自己有着微妙的差别的人身上才可以找到自己的这种独特性,和他分享才能超越这种孤独的状态。我这里有一个问题想问作者,像37这样的质数,我觉得这是最不幸的质数,因为它连一个孪生质数都没有,在构思这个小说的时候,作者有没有考虑过去写像37这样的更孤独连一个孪生质数都没有的质数呢?
    乔尔达诺:我没打算去创作非常悲情的作品……小说的创作更多时候是基于自己真实情感的描述。回到主持人刚才的问题,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手段是否可以让我们摆脱孤独。毫无疑问,互联网或者信息化手段对人的孤独感不可能没有影响,但我认为每个人还是需要有孤独的时间,现在很多人在网上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在感受另外一种孤独,是孤独的另外一种状态。我比较担心这种状态,面对各种信息化手段,人已经很少有时间思考自己的行为。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03月18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