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英美文学] 向契诃夫致敬——评鲍里斯·阿库宁的《海鸥》 2017-10-29

    在20世纪俄罗斯戏剧史上,始终存在着果戈理和契诃夫两个戏剧传统。上世纪70年代以来,契诃夫戏剧传统对苏联戏剧的影响应该说越来越明显,这尤其体现在万比洛夫、戏剧新浪潮和后...

  • [英美文学] 女巫叙述与欧美文化及文学创作 2017-10-29

    美国萨勒姆(Salem)小镇因女巫而出名。早在1692年,萨勒姆一个牧师家的一对男女小孩,声称看到了异象。紧接着他们人形大变,呻吟作苦。官方很快将疑点集中到牧师家的印第安女仆身...

  • [明四大奇书研究] 具有永恒价值的曹操形象 2017-10-29

    《你所不知道的三国》(文汇出版社出版)是我国知名“三国”研究家沈伯俊的最新研究成果,收录了作者这几年的心得,其特点是从正史的角度出发,兼顾现在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欣赏口味...

  • [明四大奇书研究] 《三国演义》:问天下谁是英雄(二) 2017-10-29

    当然,刘备也不是世族,也不属于拥兵自重的豪强。他名为宗室,实为寒门,从小"与母贩履织席为业。但是在乱世的血泊中,他也艰难地开始了自己的与虎谋皮的"分一杯羹"的尝试。也...

  • [英美文学] 应注重构建西方文论研究中的对话角色 ——近十年中国西方文论译介回顾 2017-10-29

    在经过了改革开放前20年(1978-1998)的大量翻译、介绍、研究之后,中国对西方文论的译介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冷静、较为全面和更有选择的时期。特别是,在近十年(1999-2009)中,在对“失语...

  • [英美文学] 游戏中的残酷人生 2017-10-29

    瘦弱的女孩拼命地奔跑,背后几个人面目狰狞地追逐着……我惊叫一声醒来,意识到这是一个梦。而这样些许惊悚、些许紧张的梦是《饥饿游戏》带给我的。尽管心有余悸,但还是伸手...

  • [明四大奇书研究] 百回本《水浒传》的文本构成与意义诠释 2017-10-29

    一、问题的提出 按照诠释学的理论,文本意义的实现有赖于理解和诠释,诠释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如同伽达默尔所说:“谁通过阅读把一个本文表达出来(即使在阅读时并非都发出...

  • [英美文学] 德国古典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2017-10-29

    歌德和席勒在中国的传播已近一百年的时间,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接受美学的奠基人汉斯·罗伯特·姚斯认为“应该把一部作品置于它的历史‘视野’中,即置于它由之产生的种种文化意...

  • [明四大奇书研究] 《三国演义》:问天下谁是英雄(三) 2017-10-29

    理想的社会形态是通过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包容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而获得生存的机遇。可那是因为有爱、有信仰、有美,也是因为有生存的快乐。但是,中国不可能作...

  • [明四大奇书研究] 《金瓶梅》三种版本系统 2017-10-29

    《金瓶梅》刊印本共有三种系统,实现了由原创稿本到文本与评点的结合,艰难地传播,通过读者而存在,生命不息,魅力无穷。《金瓶梅》先有抄本流传,在北京、麻城、诸城、金坛...

  • [英美文学] 好人?恐怖分子? 2017-10-29

    作为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世纪英国首屈一指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可谓文坛的常青树,其风格之多变、思想之深邃、观点之犀利、见解之新颖,一直为评论家所称道。莱辛的主...

  • [英美文学] 此情可待成追忆 ——读茨威格的《昨日之旅》 2017-10-29

    《昨日之旅》[奥]斯台芬·茨威格著张玉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读茨威格的小说,有点像在读李商隐的爱情诗,两者营造出的都是那种幽深迷蒙、缠绵悱恻的氛围。李商隐的无题诗...

  • [英美文学] 续写如何延续前作的精彩 ——从《彼得·潘》到《重返梦幻岛》 2017-10-29

    一个世纪前,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带着他的《小飞侠彼得·潘》以童话剧的表演方式与世人见面。巴里先生那生花之笔把彼得·潘在“梦幻岛”上演的一连串冒险故事描述得活灵活现,...

  • [英美文学] 不敷衍,不自欺 2017-10-29

    美国著名作家塞林格(1919年-2010年)在家中安然去世,享年91岁。塞林格绝非一般意义上的作家。他的成名作、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几十年来不但影响了美国几代年轻人,也直接影...

  • [明四大奇书研究] 哲学解读《西游记》 2017-10-29

    前言 用哲学家的眼光去洞察隐匿在神话故事中的中华哲学发展史; 用善良的真心去体会印证在求经途中的中华哲学坎坷路, 用超凡的智慧去领悟暗喻在两界山中的道佛学说神奇境, 用...

  • [明四大奇书研究] 《金瓶梅》作者如何考证? 2017-10-29

    2003年12月14日,《文汇报》刊登了吴敢先生的《〈金瓶梅〉及其作者“兰陵笑笑生”》。该文题目已肯定了“兰陵笑笑生”的著作权,综述《金瓶梅》作者的考证时,虽也言及“标新立异...

  • [明四大奇书研究] 如何评价西门庆:金学研究新的突破口 2017-10-29

    对西门庆的研究,石著最具光彩 《金瓶梅》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被称为“金学”。以1924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出版,标志着《金瓶梅》研究古典阶段(明清序跋、丛...

  • [英美文学] 大江健三郎新作《水死》:对两种时代精神的深度思考 2017-10-29

    2月22日,日本学者小森阳一、岛村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与中国学者一起,解读日本作家、诺奖得者大江健三郎的新作《水死》。《水死》于2009年12月17日由日本讲谈社出版,中...

  • [英美文学] 《喀布尔书商》关注阿富汗女性命运 2017-10-29

    继《追风筝的人》之后,《喀布尔书商》以对一个阿富汗中产阶级家庭日常生活的出色描写博得各国读者的青睐。近日,该书作者奥斯娜·塞厄斯塔应挪威驻华大使馆、复旦大学北欧中...

  • [明四大奇书研究] 具有永恒价值的曹操形象 2017-10-29

    在《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曹操是一个非常突出的典型。今天,曹操形象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被人们评说,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 其一,社会历史层面。文学形象曹操不...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