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不敷衍,不自欺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赵强 参加讨论

    美国著名作家塞林格(1919年-2010年)在家中安然去世,享年91岁。塞林格绝非一般意义上的作家。他的成名作、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几十年来不但影响了美国几代年轻人,也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文坛。凡是有点文学修养的人,没有看过此书的似乎不多。这部巨作,不但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标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的一大里程碑,它开创了“垮掉的一代”自嘲自讽文风的先河。如今不少作家,特别是某些走红的作家还在沿袭他的文风。他的这部作品也被列入到经典作品的行列。遗憾的是,他似乎就是为写作这一部作品而生。随后出版的《九故事》等,无论文采还是社会意义、文学价值都很一般,几乎无法卒读。撇开他和他的作品不谈,单说他在成名后的突然遁世,跑到人迹罕至的地方躲起来,这就太少见了。
    在我的阅读视野中,像他这样的作家几乎没有第二个。倒是和他同时代的还有一个歌星猫王突然遁世,令人遗憾。一般来说,从事文艺创作的人,一生中能有一篇文章或者一部作品、一首歌、一部影片被人记住就相当不错了。许多所谓的作家、演员充其量是写手、跑龙套的。本身本来就没有多少真功夫,一个偶然的巧合出了名,就不知道自己吃几两干饭,一举手一投足都要显示自己不同凡响。为了保持自己名人的身价,在生活积累、艺术积累日趋枯竭的状态下,不思如何提高,反而采取其它手段,如剽窃、作品注水等,在所谓的“短篇不过夜,长篇不过周”的情形下,一部又一部粗制滥造的作品“横空出世”了。我最近看的一部所谓的“80后”某个代表性的作家的一部据说印制了100多万册的小说,几乎就是硬着头皮看的,无论文学价值还是人生价值都少到极点。这样的作品纯粹是浪费纸张,对读者也是一种戕害。类似的作家和作品在当代文坛上简直是太多了,难怪读者不买账。要知道,当一部文学作品不能给别人带来阅读快感和审美价值之时,与其看这类作品还不如外出逛街、睡觉。一味的遁世不可取,但是当感觉到自己黔驴技穷之时,还不如急流勇退,改行算了,别在那里顶着名人的头衔受那个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自知之明的名家,不如学习一下塞林格,少些对读者的敷衍,多些对创作的坚韧和执著。
    塞林格的逝世,标志着遁世作家的最后终结,但是他虽然远去了,他的经典性的作品却留下了,不像某些自诩为或者被封为名家的写作者,在其死后作品也立即消失,无法被后人记住。在日趋浮躁、功利的今天,向塞林格学习一下不自欺欺人、不沽名钓誉,也会对文艺创作界有些启迪作用。
    原载:《文艺报》2010年02月2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