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 [作品评论] 乡村的现实感、层次感与方向感 ——论乔叶长篇小说《宝水》的意义 2023-04-19

    关键词: 《宝水》 乔叶的长篇小说《宝水》在《十月·长篇小说》分两期发表后,已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顺利出版。这部作者自称迄今为止写得“最耐心的一部长篇小说”,甫一问世...

  • [作品评论] 斑铜的传奇,时代的光芒 ——品读“发现云南”系列丛书之《会泽斑铜》 2023-04-19

    关键词: 《会泽斑铜》 “造化不臻,只是神器弄人!蠢笨不悟,还留人世几年?”,这样的警醒之言,令人惊心动魄,特别是过了而立,到了不惑之年,闻之悟之,更让人有时不我待...

  • [作品评论] 《李壮坐在桥塔上》:“真话总是羞耻的” 2023-04-19

    读李壮的评论多于诗歌,这是一句真话。“真话总是羞耻的”,李壮在自己的诗中已道破了天机,无须他人再画蛇添足。在根深叶茂的理论垫底之下,李壮的诗过滤掉了多余的杂质,显...

  • [作品评论] 读廉涛散文集《心中那片海》 2023-04-19

    关键词: 《心中那片海》 我和廉涛认识颇早,想一想,足有三十年了。在当年的印象中,他精干,热情,在企业做宣传工作,不过看得出来,他怀着作家的梦。他现在仍有热情,也更...

  • [作品评论] 在似水年华中兜兜转转 2023-04-19

    初读《观山海》,可以看到作家以子一代的视角观察母亲,关注母亲内心的隐秘情感并对其进行精准刻画。随着叙事的推进,小说中人物的呓语最终共同指向幽微的境界——可以说张哲...

  • [作品评论] 《野望》论:谁在野?望什么? 2023-04-19

    关键词: 乡村 付秀莹 《野望》 有的写作者其实也是自己作品最合适的读者,付秀莹就是这样的小说家/读者。当然我们可以对付秀莹的小说进行或浅或深的解读,但我终觉得对小说家...

  • [作品评论] 西方的时代危机本质是一种伦理危机 2023-04-19

    《西方道德哲学通史(导论卷):道义实存论伦理学》 (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20世纪西方著名哲学家胡塞尔在其《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一书中指出:我们时代所遭受的最极端的生...

  • [作品评论] “不确定性”是人类生活“确定”的常态——评《历史的恐怖:西方文明中生活 2023-04-19

    《历史的恐怖:西方文明中生活的不确定性》 (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疫情、战争、自然灾害、意外事件从日常生活到国际视野,不确定性成为描述当下世界最重要的关键词。当人们...

  • [作品评论] 一堂关于聆听的自然课 2023-04-19

    《荒野之声:地球音乐的繁盛与寂灭》(商务印书馆2023年出版) 地球历史上,声音从未像今天这样丰富多样,但声音的多样性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岌岌可危。环境破坏和人类噪声,都在...

  • [作品评论] 鲁迅对阿Q们是“惧怕其争”——《哲学的鲁迅》一书出版 2023-04-19

    《哲学的鲁迅》(商务印书馆2023年出版) 近期,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俞兆平先生向学界呈上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哲学的鲁迅》一书。全书40万字,分鲁迅与严复、鲁迅与卢梭...

  • [作品评论] 既要人间烟火,又要诗意盎然 2023-04-19

    《半岛:食与自然》(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爱的能力,感知美的能力,是造物主对人类心灵最珍贵的馈赠,是人能够感受到幸福的源泉。作者在生活中漫游来去,像走在一个一个没...

  • [作品评论] 英德对抗的兴起:为什么“天然的盟友”走向了战争? 2023-04-19

    《英德对抗的兴起,1860-1914》(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英德对抗的兴起,18601914》是英国著名国际史学家、大战略研究者保罗肯尼迪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肯尼迪用这本巨著详尽解答了...

  • [创作谈] 沈苇:以诗论诗,何以可能? 2023-04-19

    关键词: 《论诗》 沈苇 《论诗》的写作始于2020年年底,具体说是2020年12月15日,当天在一家图书馆内写了《内置》一诗: 嘎漂亮,花草树木,飞鸟,孩子 一首刚出炉的诗,过于顺滑...

  • [创作谈] 张哲:白马入芦花 2023-04-19

    结晶、琼浆、松脂、抗氧化物、不凋花、雕塑、炼金术……还有写作,本质上都在做一件事,以时间抵抗时间。 《观山海》围绕自然法则,写时间的死水微澜,写海水把海水淘洗掉,写...

  • [创作谈] 故乡与我灵犀相通 2023-04-19

    常常有人开玩笑,什么时候到你们芳村去看看。我自然应承着。其实,哪里有什么芳村——人们是把我小说里虚构的那个芳村,信以为真了。 2009年,在小说《爱情到处流传》开篇,我...

  • [创作谈] 袁德音:不要在信里会错意 2023-04-19

    二〇一九年,考学期间,我认识了一个女孩。她同我以往见过的女孩都不一样,并非因为性格、外貌或是其他有特别之处,只是因为她在与我第一次见面中便提出了写信的请求。书信中...

  • [创作谈] 蒋一谈:一日泥泞 2023-04-19

    多年前的那个冬天,我在老家的集市上看到过这一幕:一头肥猪被几个人压在案板上,屠夫手执利刃开始杀猪。或许因为太过用力,或许利刃的角度出现偏差,屠夫手中那把刀的半个刀...

  • [创作谈] 禹风:激情的最后一吻 2023-04-19

    “哈瓦那”三字,对这个国度的几代人而言,是一种情愫。一般人会想起那个切·格瓦拉,或者叼雪茄的卡斯特罗,有人会想起客居岛上乐不思归的海明威,少许人会想起卡彭铁尔的小...

  • [创作谈] 欧阳德彬:“文学绿洲”与一棵小树 2023-04-19

    一 公元前三九九年的一天,苏格拉底在流放与死亡之间选择了死亡。他的个人选择成了千古之谜。几十年后,苏格拉底的徒孙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政治的动物”,字面意思是“人是城...

  • [百家争鸣] “纸上诗歌”遇上新媒介时代 2023-04-19

    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写过《理解媒介》一书,他在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媒介即讯息”,讯息会使人的行为尺度、速度或模式产生变化,媒介对人的协作与活动方式...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