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东北文艺复兴 自《野狼Disco》的作者董宝石于2019年提出“东北文艺复兴”这一口号后,东北文艺发展再一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既包括董宝石、梁龙等在音乐上的探索与尝...
对于在小说、散文等诸多体裁领域深耕已久的凸凹来说,一万七千字的短篇小说《书香》似乎只是轻量级作品。但论构思之精巧、刻画之细腻、主题立意之时尚、叙事形态之独特,《书...
吴海涛的新出的《西山霁雪》这本散文集,装帧美观,编校精良,相较于他之前出的其他散文集,形式和内容上都提升了一个层次。这本书不仅标志了作者散文创作的新境界,而且也迈...
近十年,随着自媒体和手机阅读的盛行,纸媒的受众似乎一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收窄,但是,在自媒体文章实际上成为速销品和速朽品的今天,纸媒文学仍然有着标示写作者精神高度...
在当今的学术学科体系中,对文学与图像关系的梳理与考查,不仅会推动各自领域的研究,也会促进我们对整个人文思想体系和人类社会活动的理解。但是,文图关系的探讨虽然非常重...
身份认同是主体在主体间关系中,反思与建构自我/个体/群体属性,而形成的主观肯定性态度。身份认同常由“话语”所构建,正如霍尔认为身份是“建构在许多不同的且往往是交叉的...
关键词: 《驻马店伤心故事集》 郑在欢的《驻马店伤心故事集》用幽默的笔法讲述了一个个伤心的故事。读过才发现,“伤心”这个词的分量似乎太轻了,不足以呈现驻马店村民世代...
纵观整个诗歌史,任何历史镜像时段,总有一部分诗人青睐于“轻经验”“轻情绪”“雅致题材”的构写。他们的诗学目标就是完成轻情绪的弥漫、延展,进而构造具有内宇宙色调的抒...
1 Part.1 碎片 读罗伟章的乡村题材小说,常常有“破碎”的感觉,同样是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种语言,在其他人的小说中可能是一个典型、一个问题或一种特色,但在罗伟章的小说里...
《水边的修辞》是一阕轻灵而深邃的歌谣,它的风格是宁静、素朴、冼练的。它在此刻与记忆之间沟通有无,也在古人与今人之间漫步忘返。陆春祥以流水的方式讲述这条大江两岸发生...
李燕燕是一位备受国内报告文学界关注的青年女作家,她的作品笔触细腻,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生活内涵。《食味人间成百年》近期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发行,收入了她的《食味...
王啸峰的《芥末辣椒酱》(载《收获》杂志2023年第3期)这一旨在冷静呈示当下时代普通民众日常生存苦境的短篇小说,之所以要采取一种如此特别的命名方式,恐怕与小说中的这样一...
我与作家张雄文在微信江湖偶遇,一见如故,遂成好友。在现实生活中,同在湘中腹地,却至今未曾谋面。不过,在网络与现实中,我始终关注着张雄文的最新动态:作品刊发、参赛获...
《行走的脊梁》,徐锦庚 著,济南出版社2023年3月 《行走的脊梁》是作家徐锦庚最新出版的短篇报告文学精选集,是笔者从事编辑工作后接触到的第一本书。作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作...
《良夜尽头》描绘了一场现代主义盛景,紧凑,顿挫,地道。男女主人公是两位质地纯正的现代人,身体力行着现代主义。他们读的是苏珊桑塔格,听的是Kendrick Lamar,看的是特吕弗,...
关键词: 生态文学 这几年,《中国作家》杂志与盐城市委宣传部合作,持续组织全国作家、评论家到盐城进行以生态建设为主题的采风研讨,取得了大量成果。盐城是国家生态文明建...
2017年夏天,在一次旅德中国人的聚会上,我听他们八卦了一个中国外嫁女的故事。这个女人无意中发现,她的德国丈夫跟他母亲乱伦。事情败露后,丈夫不仅不愧疚,不悔改,还理直气...
作为一个业余评论者,读了2023年6月9日《文艺报》“理论与争鸣”版所刊发的《真诚——批评的原点与初衷》一文,我对刘火在文中所阐述的观点颇为赞同,也对作者谈及的事实心有戚...
“东北文艺复兴”是个复杂的概念。体裁上,它涉及小说、说唱音乐、电影、短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作品;语境上,它既是文学问题,也是文化问题,既有学者、批评家专业性视野中的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21世纪的中国开辟了一条振奋人心、举世瞩目的文化强国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