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业余评论者,读了2023年6月9日《文艺报》“理论与争鸣”版所刊发的《真诚——批评的原点与初衷》一文,我对刘火在文中所阐述的观点颇为赞同,也对作者谈及的事实心有戚戚。文章认为,文学阅读是“文本”转化为“作品”的关键环节,更是进行文学批评的基本前提。“但是,我们看到的是,评论家们很多时候并不关注作品本身写了什么、写得怎么样,只是以作品为引子,找一个西方理论武器,找到一个自己熟悉的切入口,甩开作品大谈理论问题、社会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文学批评领域存在的普遍现象——脱离作品进行评论。 没错,从文本出发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然而当下的文学批评界仍缺乏对文本进行精细解释的意识。君不见那些热热闹闹的文学研讨会上,不管是评谁的作品,有的评论家张口就来,直接把评张三的话搬到评李四的作品上。有些批评家的想象力则发达到不看作品就可以写出关于一部作品的长篇大论。我们一直强调的文本,不过是他们“挥洒才情”的中介和由头。这种脱离文本或者不深入文本的操作,正是导致蜻蜓点水式的、臆想化的批评泛滥的原因所在。乍一看,这样的批评文章可能也有模有样,甚至颇有所谓的“理论深度”,但因为完全脱离具体指向,“空对空”,没有任何针对性,所以其价值也颇令人质疑。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批评包括了品味、质疑、鉴别、赏析和评判等环节,它显示的是批评家对阅读对象的高低深浅、好坏优劣的评判能力。这是一种创造性阅读,体现了批评家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体说来,文学批评是对“文学”的“批评”。文学批评的写作对象是各种文学现象,主要是作家作品。因而,批评首先面对的是文本。对于批评家而言,他的一切关于艺术的思考和阐释,都只能从阅读做起。比如一部作品出来了,它有没有什么新元素?或者只是旧东西的“借尸还魂”?要想很好地解答这些问题,绝不只是靠书本理论就能够对付的,它需要批评家进入那个文本提供的世界,通过其中的叙述和描写,细致地品味和体悟作家的用心立意,而且务必“细读”。只有这样,才更容易写出有生命力的批评文章来。 文学批评应该有理有据、言之有物。表态只是观点,必须有充分的论证,进行“及物”的言说。而批评的“及物”就是要避免空虚的泛论,从文坛实际和具体的作家作品入手,进行实事求是的批评。在这个过程中,批评者既要尊重作家作品,又要尊重自己真实的阅读感受。“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学批评的路径是从“实”而走,从文本中再创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文学批评的创新和进步。正如瑞恰慈所说,细读乃是文学批评之基础。如果文学批评脱离作品、脱离实际就会成为无水之源,那么就失去了有效性,就成了跟空气说话。 (作者系广东评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