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孙海燕:书写改革者的热与光——读报告文学《为百姓》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艺术报 孙海燕 参加讨论


    《为百姓》是河北作家一合(2016年11月因病去世)生前与作家刘世芬共同创作的中篇报告文学,发表在《中国作家》纪实版2017年第5期。作品深入反映了河北省刘现庄村党支部书记白利国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开展的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工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双丰收的动人故事。作者通过报道刘现庄的变化,为农村改革提供了一个范例。通过书写白利国改革过程中的烦恼与挫折,其实是在探索当代农村改革中的难题。可贵的是,它不仅仅着力于直面问题,更是通过白利国这一人物形象探索农村系列问题的解决。
    读这篇文章,最有兴致的是看白利国如何一路“打怪” ,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系列难题:村容改造,改善村民精神生活,拆迁、新民居工程,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如何一步步从输血改造血。
    在这个出产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时代,白利国放弃自己资产上亿的公司,回乡带领村民致富,遇到问题自家贴钱,还被村民误解、怀疑,似乎是个异数,但在我看来他并不是一个普罗米修斯那样的悲情英雄。白利国不只是一味地牺牲自我,而是将建好刘现庄看成是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这是奉献,却依然保有自我,而且自我在一个更高、更美的事业中得以完成,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以退为进” ,通过让渡财产,来完成更高的梦想。彻底的个人主义者是没有出路的,白利国的成功告诉读者,只有将自我与脚下的土地,与血脉相连的乡亲父老联系起来,才有更好的可能。当无力者、无为者、批判者、感伤者充斥于乡土文学之时,很高兴又见大刀阔斧的改革者。
    报告文学第一节是《你见过共产主义吗? 》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家发现“共产主义”光芒的闪光,的确令人激情澎湃,但不可否认的是,刘现新村的“共产主义”是通过市场原则一点点建成的。
    文本中一些细节非常有趣,细节处见端倪。白利国用免费早餐形成晨会制度,通过发东西吸引老百姓来开会,通过发奖品激励村民熟记乡规民约等等。这其实折射出白利国的心机与手腕,他是企业家,市场原则运用极为娴熟,也被证明无往不利,但却不是目的,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白利国的成功在于他太了解村民了,他很接地气,没有一点点的矫饰与清高,也不对村民提任何不切实际的期许。与高高在上的“启蒙”和“诲人不倦”的教化不同,他采取了最实用的做法。对于相对穷困的村民而言,最简单的往往最有力量。这是白利国的精明,他深谙金钱的魅力,很多办法始于金钱激励,是很聪明的办法,但不是最终的办法。 “衣食足而知荣辱” ,最终还是要建立完善的机制,激发农民的自豪感。通过给白血病人募捐,改造大坑募捐,村民们一点点更加主动,从接受到付出,量变引起了质变。很多时候,谈起理想,我们并不缺少宏伟蓝图,更缺乏的是展开蓝图时,愿意“低到尘埃里去”的扎实,和一步步、一点点推进蓝图的耐心。
    文中浓墨重彩的是新民居改造这一工程,只有通过民居改造,才能完成土地置换,使鸦鸿桥市场西移,用空间赢得发展。白利国采用了系列措施:开会发奖品,纵向对革命历史进行梳理,横向与发达的南方比较,最终落实到市场。为了打破村民疑虑,还立下军令状,承诺帮助居民实现两个百万,即家家有百万元的存款,家家有百万元的家产。之后收房产证,实地丈量,拆迁走上正轨,新民居呈现在人们面前,以自身的舒适便利做最有效的说服。巨大的资金缺口使得白利国不断变卖个人资产,不依赖政府扶持,依靠个体财力完成新民居改造,民间资本成为强大的存在。作者也没有对钉子户这一问题遮遮掩掩,而是细致描述了白利国的无奈与包容,这一包容所蕴含的人性的力量并不亚于改革的大刀阔斧。
    在一个欲望和变革的时代,如何对村民进行引导是一个难题。白利国选择了以孝老打造村庄的文化气韵。对孝老的提倡是在传统伦理日渐式微的背景下,进行的一次反拨和改革。通过知识竞赛和孝顺之星的评比,加上必要的物质奖励,孝老成为一种道德信用,将传统美德和市场伦理打通了,促进孝成为一种风气,众人纷纷效仿。乡村是熟人社会和人情社会,不孝就会成为“另类” ,受到村民侧目。白利国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量化管理,采取积分制, “如果你还是一个孝老爱幼、文明守礼、勤劳向上的村民,那么,村里为你制定的36条评分标准等你拿高分:孝顺之星加分,家有大学生加分,大学生回村工作加分,军属加分,家中有80岁老人加分……这‘分’可是真金白银呐!村民最高每年可兑现2000多元奖金,且分值不清零,累积到下一年,只要你足够优秀,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此外,通过改善村容村貌,进而改善环境中的人;通过“有奖知识竞赛” ,润物细无声地完成了系列政策的普及,村规村纪的渗透,引导村民关注身边的每一个变化,进而促发村民的荣誉感与归属感。系列农业合作社的成立,工业园区和仓储物流基地的建设,互联网平台的拓展,刘现新村的产业蒸蒸日上。
    作者并没有回避人性中的阴暗面,文中也写到了对白利国的质疑,面对质疑,白利国一句坦荡荡的“这一切我只是做给我自己的良心看” ,这一理由不够深刻,却足够挚诚。文中还描绘了村干部的集体形象,刘德存的测量小分队是如何不厌其烦努力做到公平公正,以此服众;单子东的任劳任怨,热情贴心;心细如发的“土地专家”崔立华,同时还是纵横捭阖的“外交部长” ;解立占、郑九铎、魏天珍等也各有其风采。 “一帮‘傻子’成就了刘现庄,白利国就是‘傻子’头儿—— ‘疯子’ ! ”
    报告文学语言亲切平实, 《为百姓》这一标题简单直接,击中时代靶心。正文中各小节的标题也都别具匠心,比如《青春之歌》借用自杨沫同名小说,一种理想主义的热情迎面而来; 《全村的儿子》让人联想到伟人的告白“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包含着深切的致敬意味; 《楼上楼下》显然取自那句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很著名的口头禅“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它曾经包含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最美好的期许之一,而在今天,在刘现新庄变成了现实; 《中华孝老第一村》简单直接,透露着强烈的自豪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