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八月》:风吹树叶,自成波浪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艺术报 李春 参加讨论


    
    电影《八月》剧照
    2016年11月,青年导演张大磊的电影处女作《八月》荣获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大奖项—— “最佳剧情片” ;同时,片中饰演男主角小雷的男孩孔维一获“最佳新演员”奖。在四个月的等待之后, 3月24日, 《八月》公映。此前,该片曾参加国内多个青年电影节展映,少数影迷有机会在小范围观影活动中先睹其芳容。这次公映后在影院重看,最强烈的感受是—— 《八月》属于大银幕,它值得观众走进影院。这一全部由非职业演员出演的小成本黑白影片,在电影艺术品质上一点儿不“小” ,而是一部具有真正“电影感”的“大影片” 。
    《八月》通过生活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电影制片厂大院的一个普通男孩——12岁小雷的童年记忆与梦境,呈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身处社会变迁与国企改革洪流中的众多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小雷纯真、懵懂的视角,让时代变革的大幕以及人们所经历的转型痛苦与生活压力,隐身在众多的生活场景与细节之后。观众看到的是由小雷与他周围人组成的一幕幕生活的画卷,它唤起了不同年龄的观众共有的童年记忆。
    自卢米埃尔时代开始,“风吹树叶,自成波浪” ,就是对电影能够捕捉我们在生活中不易察觉的细节之美的意味深长的赞语。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1960年在《电影的本性》中写道:“电影擅长描绘易于消逝的具体生活——倏忽犹如朝露的生活现象、街上的人群、不自觉的手势和其他飘忽无常的印象,是电影真正的食粮。 ” 《八月》用丰富的影像和声音细节,帮助我们重新发现生活之美,让观众感受真正的电影之美。而所有基于电影技术属性而精心设置的元素与细节,在影院环境中观看,才会有更充分的感知和体验。
    《八月》人物众多,说其像生活画卷,是因为影片散文化的特色,叙事线并不像通常的故事片那样明晰,我们暂且可以粗线条地将其归纳为“小雷升学” 、“爸爸的工作”和“姥姥家的故事” 。围绕这三条线索,构成了小家庭、制片厂和大家族三组相互交织的丰富的人物谱,而其中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魅力。在影院的巨幅银幕上,观众会更惊异地看到,普通人也可以如此光彩照人,就连那些不起眼甚至只有一场戏、几个镜头的小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
    影院门口的售票大妈,一亮相就气场十足;戏份不多的大舅,再平常不过的一段“洗拖把” ,呈现了一个必须面对“30年工龄换回一屋子毛线”的中年毛纺厂工人的温和、隐忍和善良;大舅妈快到片尾才出现,只有短短三场戏,但演出了在大家庭里缺乏存在感的儿媳的味道。张大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好演员就藏在普通人当中,尽管他们没有演过戏,但都是生活的高手。 ”纪实的创作理念、发现的眼睛和执着的耐心,让一群没有表演经验的普通人,变身为电影中鲜活的角色。
    影片用黑白影像营造了一个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光影世界,童年的记忆与幻梦被高度提纯。 《八月》呈现变迁的大时代,但并不沉重,反而充满温情和诗意。有一场戏,在办公室窗前,小雷拿着爸爸递给他的一段胶片迎着光在看。 “这是谁” ,小雷问,父亲走过来,俯下身和儿子一起看。这时,窗外的喇叭声响起,隐约可以听到是在做工人的转岗动员。这时,父亲几乎不易察觉地轻叹一下,他的脸上出现复杂难言的表情。而镜头前景,男孩小雷仍然专注地看着手中的胶片,浑然不觉。导演在同一画框中,以最简单不着痕迹的方式,揭示了记忆与时代的多重主题。
    《八月》有着纯净脱俗的美,它让观众想起塔科夫斯基的《小提琴与压路机》 、杨德昌的《一一》 、吴贻弓的《城南旧事》 ,这些影片都包含了小主人公的童年故事,同样是用精致、细腻的影像回眸往昔,但《八月》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和气质。在106分钟的影片时长中,它让观众重温消失已久的心灵的宁静,同片中的主人公小雷一起做一场“白日梦” 。电影中,郊外田野里的段落,像是用影像写成的诗,将孩子对父亲的依恋,以及父子间特有的情感状态,演绎得素朴、悠长、令人回味。
    通过音乐、音效和特殊处理的影像,影片还让我们走进小雷的内心世界——总是在人群中、在人声嘈杂和喧闹后,进入内心的孤独。第一次是在游泳池的段落之后,第二次是拔河的人群散去后,两次小雷都有相近的动作:仰着头,眯起眼睛,正午的阳光炫目,梦境音乐响起,现实世界退隐。还有一次,是在大雨中,目睹同院的“三哥”被警察围追堵截,黑白高光的影调下,一切都变得不真实,正如小雷在成长中经历的创痛需要愈合。这个大时代角落里的孩子的寂寞与孤独,拨动着隐匿在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愫。
    《八月》丰富的音响是观影的一大看点,既是还原生活和营造影片氛围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构成重要的时代印记,风声、蝉鸣,小贩穿行居民区叫卖吆喝,厂区大院里的高音喇叭,标准放映厅传出的电影片段;站在阳台上放歌的中年男子,不合时宜地在拔河现场大声吟诵;宿舍楼区谁家窗里飘出悠扬琴声;母亲在厨房炒菜,铲勺撞击锅边;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吃饭,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电视剧里的人物;父亲临行前夜,邀三五好友家中小聚,酒过三巡,大家突然静默无语,不知是谁起头唱起一首老歌……一幕幕光影如诗,宛如上世纪90年代的时光倒转。
    《八月》 ,这部具有自传特质的导演处女作,从2008年夏天萌发影片创意,到真正走入院线,已近九年的时间过去。在《八月》启程第六年的一个夏日,导演张大磊以他喜爱的摇滚乐歌手伊基·波普的一幅满面伤痕如同苦修者的广告海报为图,写下一段话:“没错,拍电影本来就应该是一件简单的事,只要有剧本有人有设备有场地,还有新的电影语言和一颗要拍电影的心。 ”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遵循电影本性,执着艺术电影的探索与表达,对于创作者来说,殊为不易,而且可敬。
    一个创作人的才情,常常是在他们生命最旺盛的青年时期喷发。中外电影史上,众多经典名片恰恰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处女作,它们棱角毕现,并非尽善尽美,然而,却有着难掩光华的魅力。 《八月》具有这样的特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