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 李浩:小说“碎片”的可能性  2023-07-31 
     “碎片是我唯一信任的形式。”唐纳德·巴塞尔姆说道。他强调,小说写作应像“藤壶在沉船的残骸或岩石上面生长。我宁要沉船的残骸而不要一艘航行的船。事物自动地附着在残骸之...
     [创作谈] 于昊燕:风雪丫口是一个真实的地理位置,也是一个充满隐喻的象征  2023-07-31 
     小说中的“风雪丫口”在云南省怒江境内的高黎贡山上,把高山比做手指的话,丫口就是手指的连接部分。我在五年前到过风雪丫口,这是一个特别的地方,海拔3150米,天气变化多样,...
     [创作谈] 俞莉:人有病,天知否  2023-07-31 
     这一天,李玟去世的消息传遍朋友圈,震惊和难过不足以形容当时的心情。那个唱出动人的《月光爱人》,那个看上去总是活力四射、闪闪发光的人,毅然绝然地告别了人间。她罹患的...
     [创作谈] 王正昌:为了仁慈的爱情  2023-07-31 
     据民政部门消息,我国离婚率已连续18年逐年上升。目前,已有七个省市的离婚率超过50%。 两年前,江苏《现代快报》曾有一则报道,2020年,江苏省人民检察院通报的全省所发命案中,...
     [百家争鸣] 什么是今天的“创意写作”?  2023-07-31 
     创意写作是否等同于文学写作,写作的创意性是否等同于文学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面对今天无限而具体的写作需要提供形式与内容上的,比如跨文体、跨形态、跨业态等的“适切...
     [百家争鸣] 创意写作的分化:选择“游牧”还是“农耕”?  2023-07-31 
     关键词: 创意写作 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 无论培养的是“在固定园地上耕耘的农夫”,还是“在广袤原野骑马闯荡的游牧者”,这两个实践路径都是当下中国式创意写作的有效探索。...
     [综述] 奔向田野,低声哀歌——“2023收获青年作家小说专辑”综评  2023-07-31 
     1、海洋,或偏僻的角落 ——一个文学刊物编辑部的一个角落,或者,不妨就将它想象为《收获》杂志的编辑部吧,爬山虎枝枝蔓蔓,仿佛快要伸到凌乱的书桌前,向人招手。一个年轻...
     [文化时评] 点亮更多青少年对天空的梦想  2023-07-31 
     这几天,“地表最强开学典礼”成为网络热议话题。网友们关注的开学典礼,正是位于吉林长春的空军航空大学举办的2023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长春航空展。今年的空军航空开放活动上...
     [作品评论] 乡土书写的新突破——再论江子《回乡记》  2023-07-27 
     关于存在(Being),海德格尔、钱穆等学者发出过同样的喟叹:过去未去,未来已来。存在的时间性打破了在场形而上学一厢情愿的偏执与专断,使得历史与传统持续不断地召唤着我们...
     [作品评论] 朱山坡:我们为什么热爱短篇小说  2023-07-27 
     在越来越多的小说写得越来越长的今天,谈论短篇小说还是有点底气不足的。最近我特别找了一些厚度十分惊人的长篇小说来学习,看看同行们是怎么把小说写得那么长的。说实话,我...
     [作品评论] 《浮生三面》的阅读发现:未完成的记忆诗学  2023-07-27 
     在过多沉湎于白日梦制造的阅读毒瘾的当下,孟昱这篇小说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或可让读者不得不重启脑机的运作,而不是滑翔于爽文的快感抚摸,更可以告别网络伪神们日夜在微信朋...
     [作品评论] 祁志远:它无法捕捉,又无所不在  2023-07-27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史若岸这两篇小说的标题都带着“风”。 风这一现象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常为作家青睐而诉诸笔端,但风究竟为何物,却让人难以捉摸。虽有树叶震颤,...
     [作品评论] 《生蚝》:在日常生活中洞察人生世相  2023-07-27 
     高君的小说作品通常被认为是写出了“一种呼吸的感觉”,并形成了“穷人的诗学”的叙述风格。无可否认,他的《底色》《大声歌唱》《段落》等小说确实书写了复杂多样的生活,传...
     [作品评论] 《海边的中国客人》:命运的轨道  2023-07-27 
     作为浙江年轻的小说家,叶临之先生的作品我读得不多,但印象不错。叶临之先生与我交往近十年,其基本的生活轨迹都是在大学里度过,也当过国外的访问学者。其小说作品思想深遂...
     [作品评论] 枷锁与自由——读亦夫《黑白浮世绘》  2023-07-27 
     一、呈现作为群像的都市人 创作过十多部长篇小说和若干中短篇小说的在日华人作家亦夫,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写作生命力,他低调地生活在东京,朋友圈的固定主题是跑步和独酌。而“...
     [创作谈] 故事还没说完——《夜游神》创作谈  2023-07-27 
     我去年夏天住在德国小城勒沃库森,属于老鲁尔区,宿舍正对着一片辽阔的草地,除了遛狗的人,常客是成群的喜鹊和巡回马戏团,我始终没去看过表演,多数情况下,这里十分静谧,...
     [文化时评] 期待更多文化保护奇迹  2023-07-27 
     常言道:“朽木不可雕。”据媒体报道,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许多人看不上眼的朽木、软木,经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县木雕匠人的雕琢,却能转化为精致的工艺品。如今,经过...
     [作品评论] 翻越大山和小山,成为另一座小山  2023-07-26 
     几乎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一样愿意将自己全部的心血无保留地给孩子,但是这种与乡土中国匹配的古典式的家庭情感如山般沉重。 说《在小山和小山之间》是一本小书,是指其轻盈的封...
     [作品评论] 在场与缺席——读南翔短篇小说《红隼》  2023-07-26 
     近年来,作家南翔推出了一系列以动物命名的短篇佳构,如《乌鸦》《果蝠》《玄凤》《伯爵猫》《珊瑚裸尾鼠》等,每一篇都引起读者的持续关注和强烈共鸣。最近又有一篇以动物命...
     [作品评论] 《雾中河》:书写世间如同盐一样的人  2023-07-26 
     他在书写时就面对这些真实,而并非像艾略特所说的,“不能忍受太多的真实”。 《雾中河》是新锐作家李晁观照生命与历史的新小说集。他用简单、克制的语言,在他擅长的人性幽暗...